无题(2/2)
不久之后,君豪就来到了新军训练大营,十万新军被君豪给分成十队,分别接受各自教官的训练。不一会,那些演武大赛上表现优异者也相继来到新军大营报到,尤其是那五十名军中高手和三十名民间高手,他们,大部分也都已经被编入新军,成为了几层军官。
而现在,就是他们正是加入新军的时候,这十万新军都是由高顺负责征召,然后在精心筛选,而最后剩下来的青壮年,高顺做事一向细心,再加上这些流民都是走投无路,希望能通过参军博得一条活路,所以,他们在训练时也格外卖力,当初,为了挑选出这十万大军。
还曾一度闹出不小的风波,由于高顺新兵训练和筛选条件太过于苛刻,竟然有人跑到君豪哪里去参了高顺一本,原来,高顺为了能尽快提升新军的战斗力和纪律,也为能尽快将这些新军投入到北伐大业中,他就从陷阵营中挑选了五百将士作为新军的基层军官。
只要有这些军官在,这十万新军就能凝成一个团,但是,高顺的行为确实很令人怀疑,十万新军接受他的训练本来就让人眼红,他竟然还从自己的陷阵营中挑选了五百将士作为新军的军官,高顺这么做,确实有想把这十万新军抓在手上的嫌疑,虽然君豪并没有责怪高顺。
但是,他也发现高顺的自主独立权确实有点大了,已经是大到了让一些人开始妒忌,这可不是个好信号,所以,君豪必须得想办法制止,不然,君豪的威信就会受到质疑,从而演变成窝里斗,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其实,高顺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点。
以高顺那稳重的性格,他是干不出这种惹人风言风语的事情的,可是,当初,君豪将新军的控制权全部交给了他,他也想尽快将这些新兵训练好,他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而陷阵营的将士的纪律性和能力都是全军最出名的,再加上又是高顺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
高顺当然相信,并且更愿意让陷阵营的将士来充当新军的军官,当然,这一次,也确实是高顺疏忽了其他同僚们的想法,毕竟,除了徐荣和徐晃等自主领兵镇守一方以外,剩下的出尽风头的就是高顺了,高顺领兵镇守并州,又是这次北伐的全盘负责人和谋划者之一。
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已经被太多人关注,为了平息这次风波,君豪不得不做出些调整,首先,在外人看来,高顺确实太得宠了,权力也太大了,君豪不得不提前让他领兵作为北伐的开路先锋前去草原扎营,同时,为了平息别人的风言风语,君豪除了让陷阵营的五百将士。
充当新军军官以外,他还从自己的亲兵卫少年营中挑选出了一千人还有这次军中演武表现突出者一起充当军中的主要校尉和基层军官,这样一来,总算是有点成效,君豪的这个调整确实很及时,其他人也不再有什么怨言了,但是,接下来,新军的一些训练工作。
恐怕得君豪自己动手了。毕竟高顺不在,总得有人负责这样的大事,现在除了君豪自己,别人都不合适,而君豪来到新军大营的目的,除了想提升新军战斗力以外,还有就是想牢牢抓住新军的控制权,好在现在有系统训练出来的三大特种兵亲卫。
君豪现在已经着手军中基层军官的培训工作,而他手上的三大特种兵组建成的亲兵卫,其实更适合充当基层军官,所以,这是第一批亲兵为,恐怕也将会是最后一批,因为洛阳已经在筹建讲武堂,那里,将会成为军官培训的摇篮,现在正在巡视新军的训练。
而新军的训练课程都已经定了下来,上午站军姿,跑操,体力训练,下午是练习兵器和格斗,晚上则是学习课程的时间,有关于晚上的学习时间,很多将军和大臣都不是很了解,他们也不是很同意去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教授那些士兵们去识字。
因为从古至今都没用过这样的先例,就算是古代最负盛名的部队,也没有哪一支有过专门让士兵学习汉字的传统和习惯,因为这些士兵们大都来自穷苦人家,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粗人,让他们去识字,这对当官的有什么好处呢?几乎没有人理解君豪的这个政策。
很多人都建议君豪取消这道命令,他们认为,只要士兵们的个人技能和阵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