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辩论(2/2)
不用每日一刊,每周天一刊总行吧!至于编辑报纸的人选,君豪早已定下来了,他不是别人,正是三国有名的一条毒舌祢衡,由他来当报刊主管,不愁报纸没人买,再说,有郭嘉的情报部看着,他才不怕有人再自己背后搞鬼。君豪看孔融还梗着脖子想说什么。
便笑道:“孔大人无须如此,其实新政之所以称之为新政,就是因为它还在试行中,政策不好,不适用,咱们就再改过来嘛!你现在空想也没有用,很多东西不切身经历,就不能知道它的好坏。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当年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墨家见商鞅杀人太多,就说秦法是暴政,是恶法,数次组织刺客刺杀秦孝公和商鞅,可得到商鞅变法的秦国,最后是什么结果,你我都知道,秦国因秦法而富强,就连墨家也甘心为秦国效力。秦孝公用二十年的时间证明他和商鞅没有错。
难道孔大人连一个试行机会都不给我么?不用多,不出十年就能看出新政的成效,到时候孔大人再看我大汉到底是富强了,还是衰败了!”君豪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孔融自然不会再有意见。
郭嘉等人也早就知道君豪的打算,他们也想看看君豪说的事能不能成功。刘辩也在事前与君豪通过气,武将们更是对君豪马首是瞻,君豪说一,他们从不说二。至于田丰对君豪的话虽然还有些疑惑,但是刚才孔融把他们要问的话都问完了,所以他们也想先看看再说。
君豪看大家都没有意见了,转过头对刘辨说:“陛下若是觉得可行就请用玺!”刘辨对君豪写的诏书十分满意,他拿起内侍捧来的传国玉玺就印在了诏书上。
诏书顿时是金光闪烁,自动的卷了起来,落入了一旁的內侍手中,刘辩说道:“摄政王之诏甚合朕意,我大汉从今天开始招贤。”
刘辨让内侍把盖好印的诏书递给君豪,君豪站起身对郭嘉说:“奉孝,将此诏书复印出来,贴于全国各地的天香酒楼所开设招贤馆之内,所有人才全部登记在册,衣食住行由当地酒楼主管负责。凡是前来应征者,分划各部考核,若是文士、武将之流,本王要亲自接见!”
郭嘉接过君豪手中的诏书笑道:“丞相果然大才,如此诏书竟能一挥而就,实在是让我等文士汗颜!”
“丞相之才,我可是早已知晓!”祢衡笑道:“当年丞相于北海孔太守府上,一曲《将进酒》唱尽了我们这些酒客的心声。词曲慷慨激昂,豪迈雄壮,也是一挥而就,实在让人钦佩!”听了祢衡的话,君豪那心里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当年的将进酒,他可是盗版后世诗仙李白的,而今天的这篇求贤令,更是把历史上曹大老板的创意给剽窃的是一干二净。还好君豪现在脸皮也厚了,最少比洛阳城那水泥浇的城墙薄不了多少,就算是子弹,也顶多打一道白印!
君豪笑着说:“大家就不要再谈论我的才华了,现在求贤令已经备好,大家回衙门等着人才上门吧!奉孝,这件事你一定要办好,这可是关乎我们以后发展的大事!”
“丞相,我郭嘉自从跟随您以来,有什么事让您不放心的么?”说真的,郭嘉这个人的确是少年老成,自从有了他和戏志才,我就没在政务和民政上操过心!刘辩看君豪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
他笑着说道;“既然大家明白摄政王的意思,那么就散朝去准备吧!”其实刘辨也挺尴尬的。
说他是傀儡吧,他不是!可说他不是傀儡吧,他仅仅是比长安那个只会盖印的皇帝强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什么。不过,君豪曾对他说,开心就好!刘辩比起自己的弟弟刘协来说,的确是开心很多,也许,这就是智者常说的,知足者常乐!散朝之后,君豪找到了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