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计初定(2/2)
李天行点点头,又苦笑:“我尽力而为吧。”
林秀川递过来一份文件,接着说:“这是我递送南京的一份报告的草稿,你看看。”
李天行接过来越看越心惊,那上面写的都是义勇军的摸底详情,包括义勇军各部的成份来源,主要将领的背景渊源,各部官兵和将领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分化瓦解义勇军,甚至如何离间主要将领和李天行的关系,如何架空李天行,从而使义勇军脱离李天行掌控的分析和建议。里面的情报翔实准确,分析见解精辟透彻,其建议也是切中要害,实施性极强,看得李天行直冒冷汗,不禁疑惑地看着林秀川:“先生,要不是知道先生的真心,仅从这份报告看,先生是要彻底分化瓦解我们义勇军啊!先生这是何意?”
林秀川不动声色地问:“我先问你,如果真的这么做,你和你的军队会被瓦解吗?”
李天行尴尬地说:“十有八九。我真的没有意识到义勇军的这些问题那么严重。要是真有人这么做,我的确会失了方寸,也许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先生一人,兵不血刃,却可以击败一只军队,天行领教了!实在是惭愧!”
林秀川摇摇头:“也未必会彻底瓦解!但肯定会给你沉重打击。这就是官场政治的险恶。既然你看了这个东西,心里就要有数,有所防备,因为,”林秀川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天行,笃定地说:“这是南京必然会走的一步!接下来,我需要你清楚,义勇军活下来有几个关键步骤要走。第一,利用剿匪继续巩固你们的地位,无论对于南京,还是新疆政局和民众,剿匪都是生存壮大的最好理由,不仅能赚来枪炮粮饷,还能赚来声望民意!第二,寻找暂时的同盟,逐步消减盘踞在新疆的地方势力,占地盘得人心,三分天下。第三,做刘邦还是当曹丕,要看那时的大势,你们毕竟是东北子弟,如果多数官兵都不愿意落脚新疆,那就当刘邦,以新疆为根基,待机而动,打回东北。反之作曹丕,扫清最后障碍,把他乡作故乡,称王称霸,南京也奈何不得。当前,是要走出第一步,站住脚跟,必须有南京对你们的支援,代价就是让他们的手伸进来,搞分化,搞分权,意图把你架空。你必须游走在这样的钢丝上,忍一时之痛,积聚力量,直到不用再依赖南京。到时候,就是你和南京若即若离,相互利用的关系。至于以后是不是彻底翻脸,自立为王,那就是后话了。你要明白,我的这份文件就是要让南京安心,让他们认为还是有办法来控制你的。这话由我说出来,对你我都有好处。在报告里,我提供了几个总参谋长人选,名义上帮助你整顿军队,实际就是来监视捣乱的。这几个人表面上不显山露水,可是背后都有些背景,新疆是凶险之地,这些仰赖裙带关系又没点真本事的才不敢来,所以,他们现在可能都在找门路往后躲呢。南京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很可能会让我暂代,这样,我就可以‘不情不愿’又‘名正言顺’地留下来帮帮你。但是,能待多久,就要看机缘了。”
李天行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林秀川已经把义勇军的现在和将来规划得如此周详,甚至连南京的任命都可以暗中操控,不由得佩服之余也彻底望洋兴叹:“先生之才智,天行穷极一生,也难望项背。我实在不是做官从政的材料,要不是那些兄弟们还需要我,我真想立刻就躲得远远的!”
“你的才智不在这上头!所谓大智若愚,厚德若讷。我羡慕你呀!这世上如我这样的堕落之人太多了,而你,初心不变,秉承天道,实在是凤毛麟角!可惜我能力有限,纵然能保得了你的兄弟们,却不知道能不能保全你!天行,就怕将来要对不住你啊!”林秀川脸有愧色。
李天行忙安慰道:“先生不要顾念我,只要能保住我的兄弟,就是让天行立刻去死,我都毫无怨言!我已经愧对那两万冤死的兄弟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去赎罪,死对我来说是解脱!”
林秀川回过神来:“不说那些丧气话了!什么死不死的,我们都活着,好好活着!那些该死的还没死,我们凭什么要死!活着,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