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遇刺(2/2)
李天行抱着孩子落了地,循着枪声看到两个人正趁乱逃窜。瞅准一人就飞出袖标,那人一个踉跄差点栽倒,回身就是几枪,有人中弹倒下,人群大乱四散而逃。李天行抱着孩子,又担心元彪,只好放弃追击,回来把孩子交给米家人,再看元彪,还好没有打中要害,子弹从肩头擦过,带走块肉,留下一道血沟,旁边的一个保镖右臂中弹。
可是米望财就没这么幸运了,元彪因为有保镖贴身保护,让刺客难以下手,可是米望财身边没什么人护着,目标明显,两颗子弹打入上身体内,当时昏死过去,吓得米家人哭天抢地。
此时,李天行才明白,原来这个孩子只是个诱饵,把大家引诱过来,趁大家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好从容出手行刺。好在元彪没有大事,可米望财却凶多吉少,李天行为自己的大意而着实懊悔。
经此一闹,宾客们人心惶惶地都散去了。好一阵折腾之后,伤者都已经得到治疗,那个叫米瑞祥的孩子倒是命大,除了受到惊吓,安然无恙。最凶险的就是米家的主心骨米望财了,他的三十几个子孙外加七房大小老婆黑压压挤满了老爷子的厢房外,女人的哭声、孩子的叫声乱成了一锅粥。
虽然元彪受了轻伤,可眼见米家如此惨象,只能忍着痛帮助米家稳住阵脚。米望财的大老婆,还有平日里三个主事的儿子被元彪召集到米望财卧室的外间,屋子里愁云一片。
元彪先开了口:“我已经让人去长春接最好的西医大夫来给老哥医治。我看,还是让大家都先回去吧。杀手逃逸,最要紧的是要赶快清查米家堡里的人,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避免再出什么乱子!”
大家纷纷点头称是,大老婆用手帕擦了擦眼泪,说:“也不知道老头子得罪了啥人,下这样的黑手。我们哪经过这样的事,元会长是大地方的人,震得住,你说我们该咋办就咋办!”
元彪说:“老嫂子,别慌!有我元某在,乱不了!等肆平警察局接到我的信,一定会尽全力抓住凶手,严惩不贷!”
然后对三位少爷说:“现在,首先要关闭所有大门,多派人把守,晚上多点灯笼火把,不能松懈!现在开始,要挨屋仔细搜查,查到可疑的人先关起来再说。派巡逻队四处巡逻,没事不能出屋,直到查清楚了为止。”三个人答应着分头去办事了。
屋子里就剩下元彪、李天行和大夫人。元彪问道:“老嫂子,你想想米家都有过那些仇家?”
大夫人说:“唉,他们在外头的那些个事我也不上心,不知道啥时候结了这样的仇,真是造孽呀!回头问问子丰几个,他们兴许知道些!”
元彪想了想,转头问站在一旁的李天行:“天行,你看清那些杀手了吗?”
李天行说:“没看清,被我的镖打中的那人大约是圆脸庞,留着两撇胡子,个子不高,很结实。”
元彪又问:“你觉得会是什么人?”
李天行说:“这些人不止是米老爷的仇人,他们分明是冲着米老爷和您两个人来的,而且计划周密,先纵火、趁乱抢孩子、用孩子引你们出来再攻其不备,我看很可能是为了破坏你们签约来的。还有,到现在我们的车都没到,恐怕半路上也出事了。”
元彪心里早就怀疑是那些日本人了,忍不住骂了一句,站起来踱了几步,恨恨地说:“跟我来黑的,老子是玩着刀枪长大的,看看谁先脑袋搬家!”
李天行说:“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恐怕今后也不会善罢甘休。得想个办法把他们引出来才行。”
元彪很是欣赏地看着李天行,问道:“哦,你有什么办法?”
李天行觉得周围人多眼杂,含糊地说:“还没想好。”
肆平县警察局局长接到报案,亲自带着大批军警到了米家堡,本来也是为了讨好平日里见一面都难的大人物元彪。哪知道被告知米望财和元彪两个人都是不省人事、凶多吉少,慌得保长和局长满头冷汗。
当天晚上,从长春请来的俄国大夫到了,第二天清晨,潘玉真也带着自家人马和长春警察厅出动的二十多个警察也到了,五里屯的土路上,一下子拥挤着卡车、摩托、小轿车、自行车一长串,比平日里过节都热闹。村民们都围在米家堡附近伸着脖子看,各种谣言自然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而人群中也有一些眼睛和耳朵不仅仅是为了凑热闹的。终于,米家堡大门开了,人们簇拥着一副担架出来了,旁边跟着一脸凝重的李天行和不断拭泪的潘玉真上了其中一辆卡车,由元家保镖和大队警察护送着往长春而去。
人群中有人说:“看到没有,那个担架旁边的小伙子就是元彪的保镖,这人可了不得,会飞檐走壁,那个被绑在角楼上的孩子就是他救下来的。那高的楼,脚一蹬就飞起来,这要在大清朝,没准就是个武状元呐!”
旁边有人不屑,说:“吹呗,你这双眼睛是千里眼咋的?说的跟真的是的。你见着了?”
那人说:“我没见着,我那外甥是米家自卫队的,今天我见着他,他跟我说的。还有错?”
又有人问:“你咋知道是他呢?他脸上又没写字?”
那人说:“我外甥说了,米老爷和元会长都中枪了。你看看这架势,那么多警察保护着,那担架上抬的指定是那个元会长,那个哭啼啼的女人一定就是他老婆,旁边紧跟着的一定就是那个不离身的保镖。咱看不到,还不会猜,指定的八九不离十!”
“听说米老爷怕是挺不过去了!挨了两枪,小伙子都受不了,他一把年纪还挺得过去?”
“那个元会长也够呛吧,抬着出来,老婆还哭成那样!”
“什么人干的?这么狠?”
......
这些议论多数人都当作闲话听着,可有的人却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