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龙出升天 第98章 富华(2/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珠宝业必然兴盛。珍珠是珠宝业的基石之一,我坚信,渭塘珍珠终有享誉世界的一天,届时世界珍珠荟萃渭塘,前程似锦啊牛县长。”宋义也说了几句场面话,反正再过个十几年,这些话都将变为现实,并不算太夸张。
在牛县长李镇长等人耳朵里,却响如天雷。
但宋义毕竟太过年轻,而且这些话太过虚幻,几人以为宋义只是客气话,都不以为然,却也不便反对,都随牛县长举杯喝酒。
既然决定大干一场,就必须得交好本地的实权人物,宋义并不举杯,而是正色道:“你们以为我是奉承话?”
接着宋义开始侃侃而谈,先高屋建瓴阐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理论和事实,又胡诌了一番淡水珍珠养殖在中国的得天独厚,最后描绘了一幅每个女人都佩戴珍珠项链,耳钉耳坠,手链的宏伟画卷。
“大有可为啊!”
宋义指着孙军,信誓旦旦表示:“以事实来说话,我代表舅舅他老人家决定,孙经理以后就代表我们富华公司,以后常驻渭塘。而且,明年我们还要在香港组团来渭塘采购珍珠,大陆是香港人的根,支持大陆经济建设,是我们香港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说到最后,宋义眼眶发红,又把张成老人家临终时,谆谆教导要支援祖国的场景述说一通,“富华富华,就是富裕中华!”
一场普通的商务宴请,被宋义这么一通渲染,场面顿时变得高大上起来。
牛县长感动的连连举杯,又指示随行工作人员记录感人的言行,务必把张成同志取名富华公司的寓意写进新闻稿,昭告全县。
此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大陆从上到下都是干劲十足。
见牛县长如此务实,宋义也颇为感动。
兴之所至,他也不再有所保留,除了提醒“渭塘珍珠”品牌商标的抢注,又建议渭塘与涉外旅行社合作,开展“江南采珠游”,通过育珠、采珠、加工、赏购等主题休闲游乐活动,让老外更真切的了解珍珠文化,了解江南水乡文化独特的韵味,从而大买特买,为渭塘珍珠走向全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镇长和马经理听的两眼放光,牛县长更是连连点头。
“朋友来了有好酒。”
牛县长最后指示两人要全力支持富华公司,又当场安排人员车辆,并要求送货送到开往深圳的火车上。
终于取得了实权人物的明确支持,宋义和江禄对望一眼,都是一脸喜色。
两人分别敬酒,和牛县长等人打的火热,倒把富华公司的正牌董事长阿珍抛在了一边。
投桃报李,宋义又把前世渭塘的口号送给了牛县长。
“天下珍珠渭塘先,渭塘珍珠甲天下。”
这口号可不是随便能想出来的,牛县长文化素养颇高,他细细品味半天,又低声诵读多遍,最后大声称好。
他激动得连连吩咐拿出上好的宣纸,死活非要宋义题字。
眼看宋义那一手蚯蚓版毛笔字就要露馅,董事长阿珍抿嘴一笑,她拿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算是给自己董事长的身份正了名。
孙军何安两还好点,同桌的宋征和阿鹏两人目瞪口呆。
宋征更是在心里连连感叹,才一年不见,小弟宋义的忽悠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自己虽然被父亲进步为入党积极分子,但现在看来,在华清大学还要多多努力。
他想起一个老生的不传之秘:要想进步快,学生会里钻!
想到此处,宋征暗暗捏紧了左手的拳头。
......
随后的几个月对富华来说,是异常忙碌的几个月,也是收获丰厚的几个月。
一个月后,在香港很多商店入口,店员摆出一堆蚌壳和成盒的珍珠,招牌上写着“现杀活蚌取珠”,“假一赔万”等字样,可单独购买蚌壳和珍珠,也可以现场加工。
一般5块或者10块一颗出售,一般一条项链40-60颗珠子,大概200多块,还有珍珠手链。品质好的项链是在专门的珠宝店里销售,价格800以上。
市场销售相当火爆,全香港上至八十岁的老太太,下到5岁的小姑娘,很多人都从此戴上了阿灿荣誉出品的珍珠项链和手链,以及耳坠耳钉。
阿珍的富华公司为此日进斗金,赚的盆满钵满。
据江禄回忆,两个月后,同样的场景又在香港各旅游用品店经常上演,也有报纸多次报道。
一直忙到十一月底,销售才堪堪停住爆发式增长的势头,日销售量开始趋于稳定。
阿兵家的商铺已成为了一个珠宝店,后面的小房间则是富华公司办公室。
这一天是结算的日子,人员到的格外齐,除了大陆的孙军和何安,富华的中层以上干部系数到场,董事长阿珍正在作工作报告。
“从9月开始,这三个月实现利润......”
阿珍话还没有说完,外面看店的导购阿英走了进来,她是阿兵的妹妹,和阿珍关系不错。阿英吞吞吐吐地说道:“店里来了三个人,凶的很,说什么违约,内鬼,要见你们和禄叔。”
江禄身子猛然一缩,他脸色有点发白,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