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五百神策军(下)(2/2)
“郭勇延,忠武军节级郭登禄之子,为尔等驱逐至此之流民!”从潼关外扶老携幼过来的郭勇延,实在气愤不过,起身大喊。
有了带头的,千余手持弓弩的“兵”,齐刷刷站起,各报姓名来历,尽是流民!
“罢!罢!罢!”郑勋喊着,丢下手中马槊。
让千余被驱赶的流民围住,还没接战就跪地绝大多数部下,再僵持,那就真是罪人、废物,禽兽不如了!
“这就对了嘛!只不过征用一下你们的盔甲兵器,死扛着找死干嘛不是?”李卓远看着垂头丧气的郑勋,不咸不淡地说着风凉话。
“公子,你,你……”郑勋如同被蝎子螫了一口,挺有型的方脸扭曲得比那歌星什么轮还难看。
“找节度使老罗要点东西而已,至于你这哭天抢地糗模样?亏你还是个领兵之人!”李卓远不屑地扬扬眉头,一副老气横秋的德行教育道。
上邽城中,罗元杲听闻马军前营大获全胜,凯旋而归的消息,一把推开怀中的胡姬,整整衣冠,三步并两步地赶往前堂议事厅。
“贵福,汝果真吾之福将也!哈哈!”一进厅内,立即作出热情状,伸出双手狠拍郑勋双肩。
“老罗啊,怎么没在上邽城修座球场哪?就你这眼神,不好好练练,击球将军还有份?”李卓远占据了本属罗元杲的上座,双腿架到矮几上,眼含讥讽地问。
“你,你,你是何人?安敢如此与本大人言语?郑勋……”罗元杲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瞪着双眼,看了看一脸无辜的郑勋,再环顾厅内众人,想得到答案。
“看什么啊?呵呵,本公子既知军李煊,想起来了么?”李卓远将双脚从矮几上挪下,就地跺了跺,才慢腾腾地走近目瞪口呆的罗元杲。
“你就是李、李、李公子?可是到此会见本官么?何以如此,派人知会一声,本官自会亲自出城迎接。”罗元杲毕竟是攀得上权宦的角儿,察言观色的本领自是一等一。
他发现聚到厅中的十几位,均是眼中带着煞气,而郑勋双手是背捆着的,心知自己着了道儿,身陷险境了,不得不服软。
“真聪明,本公子一点,你就透!”李卓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点头赞许一下,随后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老罗,你识字吧?来,本公子口述,你执笔,给田中尉密信一封……”
穿着神策军装束的曹敬辞,将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摆到案上。
略带腼腆的张元光,则拔出把明晃晃的杀猪刀,有意无意地轻削案几一角。
聪明人,是无需旁人劝解、挑明,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之类废话的。
罗元杲就聪明异常,握笔蘸墨,不仅不待吩咐就写好寒暄、开场白,且侧耳静候下文。
“宗室李煊,顽劣不羁,近日尤甚,交恶诸部。盖因丁口,彼欲多得,驱为耕牧,蕃部不与。仆不得已,出兵五百,居中调停,事乃暂息。
“诸部怨言,意有不轨。仆唯有资兵甲若干与煊,供其编练流民以防不测。
“然,煊所得千户城,居于伏羌之北,陇西诸城之南,仆亦鞭长莫及也。
“久恐生变,宜调要员,广宣王化,制置蕃汉,消弭边患……”
“公子,这、这……”罗元杲哆嗦着手,汗流浃背。
出自李卓远之口,却由他白纸黑字写出来,等于是栽赃陷害啊!
朝中哪些倒霉鬼要是不知深浅,飞蛾扑火闹将起来,他罗元杲就是罪魁祸首,能不害怕?
“俺家知军教你写,你罗嗦个甚?”张元光拎着杀猪刀,悬在他头顶上晃荡。
罗元杲觉得,这厮整一个痛不在身说风凉话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