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能力与责任(2/2)
临了,说预料到自己行将告老还乡,带着牙兵、牙将的机会也就失去。
还大方地将耗费银钱不少的百来个亲兵,交与朱玄同一道推荐给李卓远当跟班。
说是跟吐蕃诸部混,有个帮手总安全些。
“嘿嘿,这个老狐狸!
“居然一文一武安插亲信监视咱,还派一队亲兵助阵。
“咱成了,你是功臣。
“咱要是出事了,也只是牺牲朱玄同、张光显人等……”
李卓远心底一阵嬉笑,口中却以感激的口吻道:“小侄如同蹒跚学步稚童,正需扶助,谢过世伯厚爱。”
是厚爱,还是投资,都不大要紧,重要的是相谈还算投机。
真要是成了,说不定今后“国史记事”辑录的,并非俩狐狸过招。
而是“君臣密对,隧定先稳陇右道东数州,急取京邑小职以利聚兵……御贼,固京师,延续国祚……”
敢做皇帝梦?责任就来了!
卢都营帐,如今该叫卢都城了。
经过三个月拼命修筑,刘秀才规划的内城已经初步竣工。
虽只是夯土粗制,比不上城砖包裹的城池,但对于卢都氏这样的小家支而言,够难得了。
何况,沿着大片草场、耕地三面山梁乱石堆垒的“外城”,也已在紧张进行中。
假以时日,内外两城完善,阖族上下即可如同唐人般聚城而居、据城固守!
只是,世事变幻从来不给人以按部就班的充足时间。
内城构筑之初,幸得一场及时火烧了伏羌粮草场,打乱其余吐蕃部族的部署。
构筑基本完成之际,又冷不丁出现索多嘟噜部,招摇地绕城而过的怪事。
有惊无险一场,并不意味此后便可高枕无忧。
刘秀才历尽艰险,当然明白索多嘟噜部此番绕城不扰,不代表下次也能如此。
所以,刘秀才除了让长子刘丰率护帐兵日夜督促建城之外,还跟卢都罗拔商议一番。
由卢都罗拔带着次子刘实,往大来谷突厥涵颡部、陇城吐蕃千户去搬兵。
突厥涵颡部的领占木末,是卢都罗拔的大舅哥;陇城吐蕃千户莫里济济合,则是卢都罗拔的姐夫。
除了这种姻亲关系,三人还都是刘秀才的学生。
这三人的老爹们当年挑头带兵上逻些城,便有托“辅佐”重任与刘秀才的意思。
刘秀才也清楚,辅佐只是辅助,想要做主是不可能的。
派了次子刘实随卢都罗拔去求援,就有以子为质的意思。
铁三角的关系确实铁,占木末、莫里济济合与卢都罗拔一会面,都是二话不说,安排好各自部族防备事宜,各带精兵三百奔赴卢都城。
援兵到达当日,情况出现新变化。
本以为是伏羌等部勾结来的索多嘟噜部,换旗易帜成了唐军,攻打起伏羌来。
疑惧间,占木末、莫里济济合、卢都罗拔的第一反应都是立即出兵,协助索别杰论抗击唐军。
在他们看来,再怎么说,吐蕃诸部间相互倾辄,那是内部事务。
唐军来了,就关系到唇亡齿寒层面啦!
刘秀才赶紧劝住,说是朝廷用兵,必已提前做好应对各部的准备。
能从北面冒充索多嘟噜部进驻朱圉山,并瞒过吐蕃各部突然动就是实例。
事实上,这个老滑头,是准备带着一大堆责任,压向那个冒充索多嘟噜部的大唐将领!
有能力打伏羌,那就得扛起更大的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