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残唐涅盘 > 第五十九章 典官制度

第五十九章 典官制度(2/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武志 宅魔王 洪荒通天志 亲怨情缘录 超级土地神 网游之包场专家 重生之杀破三国 大小姐的贴身保镖 群美环绕 江湖之三国争霸

唐军圈住索别杰论穷尽丁口所的奴兵,带着土黄号衣的军官便会高声呼喝。

让那些本是工匠、商户、郎中之类的站出来,给标注相关字样的号衣,另处集中看管。

新任命的典官们,被带到这些具备技艺丁口的看管所。

不费吹灰之力便辨识出自己所需的部属。

司库、粮储、畜牧三典,立即带着部属对伏羌各府库、牲畜放养场所进行清点、梳理。

户籍、通商、百工三典,开始忙着登记造册,收拢相关人员,采集详细信息。

医药典则充当起民政角色,对那些伤病、饥饿虚弱的居民,进行医药、衣食救济。

任务最重的是民防、建设二典,不仅要将城内堆积如山的牲畜粪便、垃圾清理到城外,还要将坑坑洼洼的街巷平整一新,而且还有修筑出二千座简易住房的重压。

好在可以动用的丁口有五千余人。

五百名身着土黄号衣,配有“防丁”标识的武装丁壮,被分作十队。

每队五十人,分别由两名从杜贵战队抽调出来的唐军中兵率领,替代原先巡逻防护的军队。

几名民防典、建设典、农桑典,带了三千民壮、青壮妇女,动用所能找出的车辆、工具,将牲畜粪、垃圾,源源不断地清理出城。

粪便集中堆积到几口废弃干涸的池塘内,其余乌七八糟的垃圾倾泻进几个露天焚烧场化成灰烬。

回城时,车辆转而装载些土木、石料,供平整街巷、建筑房舍。

每清理出一片地段,立即有另一拨民防典、建设典配合百工典,率领三百余工匠、二千民壮,将区域内杂乱的危房拆除。

小心拆除下来的旧料,混搭着新运进城的,筑起一座座不大的房舍。这些新建的房舍都不大,不过每座周围,都留有不小的空地。

人多力量自然大,加上调度得当,三天时间过去,城内牲畜粪便、垃圾被清理一空。

原本难以行走的街巷连带排水沟修浚一新,房舍也完成五百余座。

于是,除去几个农桑典带了一批人手留在城外。

负责将牲畜粪便、垃圾灰烬处理成积肥的工作,其余人手均参加到房舍修建行列。

由于前三天材料备足,仅再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两千座房舍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幸福的感觉是对比出来的!

当参加施工的人听说这些房舍,是为他们自己建设的时候,先是不敢相信是真的,接着都欢呼雀跃不已。

房舍分大、中、小三类,大型的四间,中型的三间,小型的两间。

具体功能,也就是每座提供厨房兼饭厅一间,卧房一到三间。

小型分给夫妻俩或是带婴幼儿的,中型分给家中有成年却未婚子女的,大型供家中人口特多的。

尽管这些房舍只是简单的板壁瓦顶,甚至是茅草顶,但毕竟比他们原先摇摇欲坠的破败茅屋、帐篷,强多了。

况且,典官们逐个说明,这些房舍只是临时的。

预留的空地,就等着大家各尽己能,看看以后能建成什么样的。

同样欢呼不已、感激涕零的,还有那些拥有些不错房产的商户。他们本以为唐军进城,自己这些算是受吐蕃千户“照顾”的人群,必会被抄没资财。

可典官们传话,说知军大人有令,他们的房舍、资财仍归原主。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将生意做强做大。

在拆去废旧危房,新建简陋房舍的城中,除了几座修缮不错的寺庙,也就算这百余家商户的宅院是“高门豪宅”了!

继续将生意做好?知军大人岂不是鼓励商贾?

这不是废话么?不鼓励商贾,设什么通商典啊?

还真不是废话!唐代与其余朝代一样,是轻商贾的。

哪怕商人家财万贯,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在吐蕃部族混战地区。

伏羌千户不就是连商贩都全押上,驱赶到朱圉山大营前去填壕?

混几间像样的房舍不容易,积攒点资财更艰难!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