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伏羌城(2/2)
也许是看出这位知军大人面色不预,忙着凑器具准备沏茶的几位小典,有些讷讷地罢手。
心知如此井水沏出的茶,不是上好的敬奉!
大小官爷尚且如此,其余百姓、奴隶的境况,都可以说不用看了。
不过,李卓远深知自己不是来视察,而是来摸底。
所以温言安抚这些小典,让他们随自己在城内到处看看。
在污秽遍地的街道上放眼望去,包括奴隶和那些所谓的民众在内,多半蓬头垢面。
这些类同后世流浪疯子似的居民,却习以为常。
或是惊惶失措地躲到角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远远地看着。
或是双眼茫然地蜷缩在一旁,任由武装巡逻的唐军士兵将他们拖起,集中到某一处去。
满心以为攻下一个千户所在的城池,可以放缓李家堡子的建设,直接把治理重心移过来。
现在看来,这伏羌城除了千户索别杰论,及其亲近贵族多年来积蓄的钱粮多多以外,毫无可取之处。
“陈昭!派人赶紧催促一下赵校尉、曹校尉。
“让他们放放手上事务,赶紧到伏羌城来!”
四处转转,已然清楚要如何对待这座古城了。
喊过负责接手城防的新营尉陈昭,交待赶紧去把赵厨子、曹敬辞给找来。
处理废墟般的城池,没有赵厨子这样熟悉情况的老手,曹敬辞这样细心的干将可不行。
号称富裕的伏羌千户如此,其余些个吐蕃部族控制的原大唐各个城池情况只会更差。
不赶紧培训出一批接收城池的精干,自己所部还真可能陷入部族武装的窘态!
回到临时驻军营地,钻进早已备好笔墨纸砚的帅帐,挥毫急就城池接收管理要则。
相信以赵厨子、曹敬辞的精明,对照这些要则,将破败不堪的伏羌城整理一番之后。
快培训出一批适合地方行政管理人才,不是什么问题。
那些惴惴不安的唐人小典,也回到办公地。
按照各自原先在索别杰论手下的司职,忙着整理文书、账册。
都在盘算着,交清手续之后,是向知军大人求情各回原籍,还是谋个差事跟着干。
不管怎么说,现在他们不是吐蕃千户手底下的小典,而是恢复大唐文化人身份、得到知军大人嘉勉的有用之才了。
做什么样的打算,都不是可望不可求的事。
所以,清理起来都十分认真、细致。
生怕有一点儿杂乱,都会影响大唐大军对伏羌的控制。
而赵厨子、曹敬辞二人可谓是决策圈中的人物,其实早在赶来伏羌的路上。
只是,有了拿下伏羌的计划之初,就已有如何接收的方案。
他们觉得自家知军大人如此算无遗策,自己可以不必冲锋陷阵般赶路。
一路行来,二人面对明媚春光,诗兴大作。
慢悠悠地吟诗、对歌,抒着奋意气而来。
遇上星急火燎地催促的快骑,总算知道此时还不是吟诗作赋的好时机。
赶紧催动战马,以急行军度往伏羌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