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公元579 > 6.江陵危局

6.江陵危局(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玄谈之牛虻不吸血 刺客法则 至强奴仆 网游之辉煌天际 仕警官途 我要当盛唐皇帝 风华绝仙 网游之巅峰法师 娱乐领路人 大时代里的小军阀

韦孝宽点点头:“还是有啊,怕只怕萧岿惜命,弃城北逃……”

————————————————————————————————

江陵,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因其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自古便是水陆要冲、东南重镇,乃是名符其实的荆楚名都。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继位后迁都于郢,建城于纪山之南,故名纪南,楚人惯性称都城为“郢”,故又名纪郢,遗址就在江陵城北。已历经三百多年积累和发展的楚国,在牢牢控制了江汉平原之后,如虎添翼,迅速跃升为大国之邦,才有了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那时的楚国北上图霸,灭国达五十余个之多,差不多将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吞并殆尽,故史书有载:“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直到公元前506年,在中国古代的一代兵圣孙武的策划下,吴国出奇兵袭楚,五战五捷,直下强楚都城郢。楚国自此式微,也不得已迁都离开了江陵。公元前491年,楚昭王才重回江陵,还都纪郢。此后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楚国又重振雄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也就是说,江陵既托起了楚国的崛起也成就了楚国的再次复兴,可谓楚国的风水宝地。虽然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将白起拔郢,尽毁都城,江陵的繁盛至此烟消云散,但其兵家必争的要冲地位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又在东汉三国时期显示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东吴吕蒙奇袭江陵、擒斩关羽,从根本上奠定了蜀汉先亡的历史结局。来到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江陵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在了风口浪尖。

此时此刻的江陵城中,已被一场飞来横祸搅得是人心惶惶,大周反王宇文纯率五万大军朝江陵扑来的消息已闹得沸沸扬扬。在萧梁小朝廷的皇宫之内,群臣围绕在皇帝萧岿周围,密密层层、聒噪不已。残梁政权虽然对大周称藩,却依旧延续着南朝正统汉文化的朝廷体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加之地盘狭小,几乎就是个城邦之国,就显得官员特别的多,而且差不多都集中在朝堂之上,好不热闹。

大臣们的意见基本分为两派,一派主战,认为江陵城坚粮足,只要固守一段时间,大周的平叛大军就会赶到,救他们于水火;另一派主逃,认为缺兵少将,无力坚守,立即北逃托庇于大周,方可躲过此劫。虽有个别主降的,但很快就被主战派和主逃派的口水给淹没了,别说反王宇文纯号称才五万大军了,就是有十万大军,他也终将不是泱泱大周的对手,迟早灭亡,降了他,铁定的自取灭亡外加身败名裂,萧梁也将因此不容于大周而覆灭了。

看着唾沫横飞争吵不休的群臣,年龄还不到三十八岁的萧岿显出异乎寻常的衰老,看他憔悴的面容和眼中无尽的忧愁,仿佛就要重演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悲情戏。他终于抬起因消瘦而骨节分明犹显颀长的手,示意群臣不要再争论下去了,用暗哑的声音问道:“城内百姓此刻是何反应啊?”

群臣一阵面面相觑,竟无人能答,到是站在萧岿身后的宦官内史令趋前一步回道:“陛下,全城百姓感戴您这些年来的仁政恩泽,都愿追随陛下身边,陛下留,他们就留,陛下走,他们就跟您一起走,全民如此,令人感慨涕下啊。”

萧岿闻言不禁黯然神伤,热了盈眶。

主战派的大臣仿佛受到鼓舞,立即大声主张道:“既如此,更说明要坚守城池了,守则民心可用,不患无兵。若是北逃,百姓跟随,一路逶迤,无法快速脱困,陛下恐难逃贼兵的魔爪啊。”

主逃派立即反驳道:“陛下有禁军护持,快马加鞭,怎么会难以脱困、落入魔爪?”

这时萧岿说话了:“寡人生逢乱世,天下分崩,故此自幼熟读《三国志》,还记得‘蜀书先主传’中这样写道:‘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随员建议刘备抛下百姓尽快摆脱曹魏追兵,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正因为刘备有如此仁义襟怀,才终成一世霸业,三分天下。同样发生在江陵,唯一不同的是刘备扶老携幼投奔江陵而来,寡人却要拖家带口舍弃江陵而去,寡人虽不敢自比昭烈,却也不愿输与古人。怎忍心将阖城百姓拉入背井离乡之路,置于铁蹄践踏之下而独自逃生呢?何况……何况社稷宗庙先皇灵位皆在江陵,一旦弃之,谅那连黄城小郡都不放过的禽兽贼兵,岂不是……岂不是……”说到这里竟泪如泉涌、语不成声。

在场的大臣们无不跟着唏嘘,主逃派彻底沉默了,主战派则愈发群情激奋起来,纷纷奋袖出臂慨然请缨。内史令见状也抹了一把眼泪,对萧岿道:“陛下,奴斗胆提个建议。我朝向大周朝廷的求救文书虽已发出,却恐怕远水难解近渴。不如就近向封国在丰州武当、安昌郡的大周越王求救,他若领兵来救,旦夕可至啊。”

此言一出,有不少大臣纷纷附和。那武当郡距江陵不及长安距江陵的一半路程,也就是说求救所需的时间可以节省大半,救兵到达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大半,且无汉水阻隔,很可能比韦孝宽的平叛大军来得还要方便还要快,这一建议怎能不令人振奋?

萧岿拭去泪痕,立即叫来笔墨亲笔书写求救信函,抬头写的是:大周君主国神武越王盛殿下如晤……。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