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战争之路(上)(2/2)
参与围攻的将领们哼哼唧唧的表示不满,蒙古人在这里啃硬骨头,而咫尺之遥的史天泽既不出人也不出力,还安然的留在真定府内把妹,这让他们十分愤懑。
“你们懂什么?,汉地是多么广大,人口是多么众多,想要统治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人口又是何其困难。我正愁没有这样的人才,长生天就把史天泽派给了咱们,让他管理真定府,短时间内我们确实收不上什么东西,但是十年之后,真定府人口丰富,产出众多,所获利益岂止是现在的十倍百倍。怀着小羔子的母羊怎么能随便杀了!”
“大王,怀着小羊的母羊固然珍贵,但如果主人快要饿死了,也不得不先充饥再说。现如今我军各路围攻赞皇县,粮草不足,士兵疲惫,多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去,要是咱们坚持不住了,整个河北就不归大蒙古国所有,到那时候,在真定府养的羊,全都要吃到高俊的肚子里去!”
将领们立刻表示同意。
木华黎默然不语,他何尝不知道眼下蒙古人的情况十分危急,但是,他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能够度过这个艰难时刻,而对于史天泽和他的仁政,木华黎也怀有长久期望。
“姑且再撑一撑吧,一定能够撑过去的。”这是木华黎的最后意见。
木华黎能坚持,但他手下的将领们可都不这么认为,蒙古人打仗,可是要多抢点东西回来的,现如今死磕赞皇县,虽然在大战略上没错,但不符合普通蒙古士兵以及一切非指挥官在内的蒙古军官的利益。
木华黎日渐感觉到,自己在和所有的人脱节,大部分蒙古将领都疏远了自己,毕竟自己身上背负着铁木真的重托,承担着整个战争的成败,而这些人考虑的仅仅是能不能多拿点东西回家而已。双方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大,也让木华黎日渐感到力不从心,如果不是神圣的成吉思汗为自己背书的话,他早就指挥不动这些人马了。
这次在黄河岔流地区遭遇重大挫折,更是让全军上下议论纷纷,木华黎已经派遣军队前去救援,但是却没能成功渡河,太平军水师准时行动,速度很快,到处破坏渡口,蒙古人缺少渡河工具,无法向汊流地区投放力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上万蒙古军队被纳入了一个数万平方公里的大包围圈当中。
在这个包围圈外围的不只是高俊,也有蒙古纲,他和纥石烈志等人从西面出发,也已经占据了黄河岔流之中的不少城池,看到高俊的成功,纥石烈志感到的是欣喜,而蒙古纲则心怀忧惧,再一次的向完颜珣奏报,请求赶紧处理一下高俊的力量,避免尾大不掉之势。
不过,此时开封朝廷完全没空理他们,河北的六月风暴似乎根本不被他们所关心,他们现在已经被另一起政治漩涡所卷入,而主角则是最近饱受争议的计相高汝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