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了祖国(上)(2/2)
徐规虽然心急如焚,但在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一次次绞尽脑汁的转移部队填补防线,在白刃交接的关键地方,蒙古骑兵每一次冲锋都会造成防线的波动震撼,仿佛是狂风中的风筝线一样,随时可能被吹断,但终究还是一次次的挺了过来。
等到傍晚时分,蒙古人终于暂停了进攻,转而就地掘沟,固守防线,开始了今夜的休息,被掳掠来的汉族奴隶们为他们搭建帐篷,准备酒饭,蒙古武士和世侯士兵们很快呼呼大睡,他们要恢复体力,准备第二日同样猛烈的厮杀。
趁着晚上,水军给小地的太平军送上来武器给养,并且派遣了一小队工兵帮助他们重整防线,第二天早上,蒙古人惊讶的发现,原本只有木栅的防线,现如今又上了许多粗大的木板,甚至变成了一堵木墙一般,在一夜时间,工兵们建起了四座箭楼。
上午的时候,为了继续恢复体力,太平军不惜成本的使用各类火药武器,但蒙古人和太平军周旋已久,对这些玩意儿的性能也逐渐了解起来,始终徘徊在喷火枪外侧,以突然的假动作诱使太平军士兵点燃引信,白白消耗喷火枪。
中午时分,看着太平军的喷火枪与修罗火都消耗殆尽,蒙古人转头发动强攻,原本脆弱的防线抵不住敌人的进攻,在壕沟外面的步兵方阵全都崩溃,士兵们争先恐后的越过壕沟,想要逃出一条生路,但不少人直接被追上来的蒙古骑兵,用铁鞭和骨朵砸烂脑袋。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徐规亲自上了战场,把一把大刀舞得烂银一般,带领亲卫部队冲在战线最危险的方向。
军官们受到鼓舞,开始搜罗败兵,在河滩地带重新建立防御。
“丈多长的步枪称不上武器,尺许的横刀又算什么,我们之所以能从山东一路打到现在,靠的是战无不胜的高太尉的思想,是我们心中有传承四千年的中华魂!”施信大声叫着,在自己的头盔上插上一簇显眼的羽毛,证明自己是个军官,大声叫骂败兵们重整队形,重新填补到战线当中,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内,光他一个人阻止的逃兵就有三百人之多。
“你们这群连脑子都不转一下弯的混蛋,孬种,怂包,白吃了几年高太尉的粮,要是这一仗输了,咱们全都要喂鱼,山东带把儿的男人都应该跳黄河自裁谢罪!妈的,别的可以不论,打不过笨老鞑可不行!”他推攘着士兵:“为了祖国,冲啊!”
在黄昏时分,为了抓住最后的机会,蒙古人突然集中全部骑兵,打出了中线突破,效果极其猛烈,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彻底推倒了一段木栅,并且连续摧垮了太平军两个方阵,步兵死伤不可胜计。
但是,精疲力尽的蒙古人,最后还是差一口气,没能持续突破扩大战果,冲进木栅里面的骑兵发觉有后路被断的可能性之后,又从缺口处逃了出来,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阵地依旧在太平军手中。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