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外出(1/2)
站在东城门外的小山上,看着章明远和二个叔叔以及家将们带着五百士兵消失在官道上,章玉良鼻子酸酸的,毕竟他对这个世界的父母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父亲章明远,从小对他迁就异常,每次剿匪回来总是带着笑容把他抱起来,然后不知从哪里抓出来个馒头递给章玉良,然后慈爱的摸着自己的头,询问自己在家里的琐事。
而这一世的父母,为了让他吃饱,煞费苦心,母亲的圆脸都逐渐消瘦下去。可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却没有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家里,而如今父亲的离开,使得他猛然间发现自己对亲情的依赖。
临行前,章玉良悄悄的把自己抄写的《九阴真经》中的《易筋煅骨篇》背了下来,然后偷偷的告诉了父亲。
一开始章明远并没在意,可后来仔细一琢磨,便发现这是一部极高明的内功心法,而这丝毫不亚于那位“前辈高人”传授给自己的内功心法,甚至犹有过之。
章明远自然向章玉良询问了功法的由来,而章玉良却早已想好了借口,告诉父亲这是“牺牲”了那些“布片”得来的功法。
章明远大喜过望,而当章玉良希望父亲能再找些类似的“功法碎片”给他时,章明远自然满口答应,虽然奇怪这小子是怎么做到的,不过章明远更在意结果,也就没有多问。只是告诉章玉良:“你爷爷其实当年为人所害,被人打伤,至今陈年旧伤仍然时有发作,若是发现有疗伤的部份,先给爷爷。”
章玉良自然是满口答应,不过心里却知道,治伤必须精通医术才行,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伤上加伤,目前的他还没这个能力,不过等他把自己的武功秘籍研究完,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也说不定。
家中章明远、章明云、章明信和一干家将的离去让章府里冷清了许多,而章玉良为了消解母亲肖氏的担忧,每日里总是拉着母亲,装作一个小孩,在母亲面前练习八段锦,然后吸引母亲的注意力,而肖氏原本担忧的心情也逐渐开朗了不少。
不过章玉良发现,随着八段锦的练习,全身的力量和敏捷在缓缓增加,而在身形也逐渐强壮起来的同时,自己的饭量又开始长了。而每日进食的饭菜总是不停的刺激着大伯一家的神经,特别是刘氏,总是拿些指桑骂槐的话不停的挤兑章玉良。
章玉良虽然知道自己的食量巨大,无论自己怎么控制,一日进食米、肉、菜约10公斤左右,别人肯定会有想法。不过刘氏的话却深深地伤了他的心,而且大伯章明柏和表哥章玉斌似乎也若有若无的对他产生了一丝看不见的排斥,而今在家中,也只有年长的爷爷章文南和母亲肖氏对他依旧疼爱有加。
“不行,这样下去,这个家绝对会被自己拖垮,如今父亲远征,只有自己想办法了,最起码得把自己的吃饭问题给解决了。”
于是在一个早晨,他对章文南和肖氏提出要出去“玩”,而章文南和肖氏对自己这个孩子居然要勇敢的走出这个宅子自然表示万分高兴,就准许他外出。
临出门前,章玉良穿了套淡褐色的粗布衣服,“孩子气”的对爷爷母亲说了句:“我出去了!”就一溜烟跑出去了。
不过细心的章文南却是走到练武场,找到了一个正在打扫院子的,看上去年过半百的老人,走过去低声说道:“咳咳,阿福,重阳这小子出去了。你能不能帮忙照看一下。”
而那个老人一袭灰布长衣,破旧的衣服上不少补丁,双眼混浊,双手上长满了老茧,听到这话却是抬起头,淡淡地说道:“那小家伙武学天赋极佳,目前我看他举手抬足之间似乎是有内力在身,而且八段锦他已经有了些火候。你还不放心?”
章文南却是微微一笑,说:“就是因为他优秀,才怕他做些力不能及的事,伤到了自己。他自尊心强,性子又内向了些,这次出去估计是想弄些银钱或者粮食,我也是怕万一。”
那被叫做阿福的老人想了想,说:“那行,我先帮你照看他几天。”章文南笑道:“谢谢!”
老人便将扫帚靠墙一放,转身向府外走去,可是只要有心人注意,这老者虽然动作较慢,但是一步迈出却有几丈远,几步的功夫就不见踪影。
话说章玉良出了府门,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古代人”,心中感叹:“还是多出来走走的好,天天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站在大门外的青石路上,入目的便是路两旁的楼阁和民居,楼阁分为两层,上层小而下层大,多数是临街的商铺,商铺门口的匾上多标识出这个店铺的经营,如“冯记裁缝铺”、“刘记钱庄”等等,也有少许的店铺只是一层,门口多有一面小小的标旗,比如“酒”则是指酒铺,而“铁”和“木”是指里面就是指这是一家铁匠铺或者木匠铺,不过这样的店铺远没有楼阁的气派。
而民居则有简单的小院,也有清幽的楼阁庭院,而大户人家则是拥有像章府一样的府邸。
一路望去,林林总总,让章玉良这个“穿越男”看得津津有味。
章玉良想了想,也许去镇里逛逛是个不错的主意,便沿着西大街向镇中心走去,一路上男人、女人、小孩、老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裙子、袍子,花花绿绿,就像电视剧里的古装一样,从自己身边走过,男人头上大多束发,女人则有梳辫子的、留马尾的、盘发髻的,这都让章明远感到一丝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