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三部曲之一天合第十一章(2/2)
就在段人道判断东方志远在不在这个村里的时候,村书记摇着头向他叹声说:唉!我也是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吴财主的女儿嫁了个国民党军官去了台湾。可是从小长这么大,我也没有见过吴财主和他的家人,更不用说那个叫东方志远的人了。现在我也只能告诉您,我们这个村子里当年确实有这么个人。我还可以告诉您,吴财主的宅院从解放到现在一直由村里保管,现在我们村的办公地点就设在了吴宅。
书记说完后,段人道陷入了沉思,难道就这样回去交差?他从自己的感觉里觉得那个叫东方志远的孩子还活着。
村书记倒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见段人道为难的样子就说:段师傅,您看这样行吗?我给您在村里找几个老人,您向他们多了解一些情况,兴许对您寻找她的家人有帮助。段人道一听转忧为喜急忙道谢,随后与书记向村办公地点走去。
果然是豪宅,青砖青瓦的深宅大院,典型的四合院儿搭配,标准的雕梁画栋,虽然距今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其气势仍雄踞一方。正阳大门半开着,村里的招牌赫然醒目地挂在大门两侧。古香古色的乌红木门,迎来了一年又一年的中华传统节日,却迎不来昔日主人的身影。
迈进大门,一个影壁墙遮挡了正房的本来面目。影壁墙上,四个对角青方砖雕就的镂空蝙蝠图案对应着的正中间,是一个斗大的“福”字。段人道随书记迈进深宅大院儿的一刹那,就被来自这所建筑本身的一种气势包围了。他想,没准儿是当年不肯离去的瑞气在欢迎着自己。
走进院落,段人道的目光被当年小志远搂过的小树吸引了,几十年的光景它如今已经长成了荫佑福宅的大树。虽是隆冬时节,可段人道的脑海里演绎的却是秋天那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景象。它那曲折的树干,张扬的枝脉几十年来如一日,护佑着它的根基所在,见证着历史的风雨变幻,岁月的星转斗移。
看门人是一位老者,书记给段人道介绍时说他是五保户,为人忠厚老实。段人道与他握手后递上一支香烟,算是对这位老实人给予了奖励。“喂!庚富贵,吴顺起,王连发,听到广播后到村部来一趟。”却原来这村书记对这几位能帮助段人道的人选自己心中早就有了数。
在等人的这段空余时间里,段人道唯恐这位村书记步那位出租司机的后尘打听那桩自己不愿回答的事情。故此,他决定变被动为主动,率先发起了攻势:我从县城一路走来,发现咱们村的村貌还是蛮不错的!段人道的话讲完后,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十足的拙劣。他甚至感到自己对拍马屁这门学问的认识,至今仍旧是那么僵化。
村书记并没有为他的话感到欢欣鼓舞,他依旧是一副不冷不热的面孔。言谈话语中仍不失自己的身份与原则,这让段人道立即悟到面前这位年轻人的政治修养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
三位老人在小字辈儿的搀扶下到来了。他们倒是各有特点:一位高个,一位驼背,另一位则戴副眼镜。村书记将他们给段人道一一作了介绍,段人道用笑脸重复着分发香烟的动作,当然还少不了客套上几句。开场白是村书记讲的,简明扼要没有半句的废话。段人道想,这可能与他以前的军旅生涯有很大关系。随着书记话语的结束,现场陷入了寂静。
“是有这么档子事,吴财主的外孙叫什么远?”“叫东方志远”段人道急忙给还在挠头皮苦思冥想的老人提了个醒儿。“对对,叫志远,虎虎实实的一个小黑小子,后来听说随吴财主去了石门北边的正定县城。”段人道听后急忙往下追问:老人家,您知道吴财主一家去正定县城干嘛去了吗?老人耳背,支吾了好一阵,还是没明白段人道话语的意思。直到书记用他们家乡话凑到他耳边大声有重复了一遍,老人这才反复说:不知道,不知道,咱说不清人家吴财主去正定县城干嘛去了,只听说是住在县衙街。
一直在一旁大口享受着段人道奉送的香烟的驼背老人,冷不防插上来这么一句:吴财主去正定县城能干嘛去?做买卖呗!这还用说,要不然人家能有这么大家业?“说的跟真事儿一样,人家吴财主在正定县城有买卖你见了?”没想到驼背老人的话,引起了眼镜老人的反驳。“你说你这人,这大年上的抬什么杠呀?实话跟你说吧,我不但知道吴财主在正定县城有买卖,我还知道他家买卖的字号。”驼背老人毫不示弱地迎接了眼镜老人的挑战。“咳,你呀你!啄木鸟死在了树洞里。”段人道立刻警觉到原来眼镜老人与驼背老人抬杠,有着他不可言明的目的。
村书记也被自己两位村民的行为逗乐了,在这时刻他不得不站起来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立场。其实驼背老人并没有悟出眼镜与他抬杠的目的,更何况自己的父母官也站在了自己一边,于是也就毫不顾忌地大声说道:反正当年“群运”的时候,分吴财主家东西的不光我赵老四一个人,要给人家退赔,咱们一起退。说实话当年“群运”时,我们家分了吴财主几条麻袋,麻袋上面清清楚楚印着“河北正定吴记粮行”你们说人家这不是做买卖在干啥?段人道为获得这一信息感到格外高兴。他拿起放在桌子的香烟再一次犒劳几位长者。同时也不忘安慰还心存顾忌的几位老人。
段人道说: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几位长辈,人家根本就没有向咱们追讨财产的意思。再说,她就是回来,不也得听从咱们大陆党和政府的政策安排吗?段人道的话刚讲完,眼镜老人将脸面转向村书记问:特殊时期那会儿不是说吴财主一家跑到台湾投奔他女儿去了吗?村书记听后不屑地回答说:瞎胡咧咧!要不造反派怎么能掌权?我不是说,你瞧那几块料,有一个落好下场的吗?这话又说回来了,吴家人跑到台湾了,还托段同志来咱们这儿打听人?这可能吗?村书记的话,说得大家都没了词儿。
“看看大家还有这方面的信息没有?”村书记催促了一句。几位老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摇了摇头。村书记站起身来对段人道说:段师傅,我代表我们槐树村全体村民,通过您向远在台湾的吴家后人表示问候!欢迎她们在有生之年回故乡来走走看看,这里毕竟是养育她们的故土,说不想是假的。
段人道立刻明白,这是村书记送给自己的告别辞,说白了就是逐客令。段人道也只好上前握住书记的手向他反复的表示感谢!同时又不得不向这位帮助了自己的书记提出了另一个请求:书记,您帮忙帮到底,你看这里离县城远又不通公共汽车,您还得帮我找辆拖拉机将我送到县城,车费照付。“行!没问题。段师傅,不是我们这方人不好客,您知道再有一两天就到大年了谁家……”书记的话虽没有说完整,但意思已让段人道明白了。段人道与村书记握手告别,登上了去晋州县城的拖拉机,此时红日已经西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