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借刀杀人(1/2)
昨天刚刚被孙毓文的一封电报折腾的一夜没有睡好的我们,今天上午都去火车站送父亲去北京,结果在我们刚到火车站的时候,恰恰遇到朝廷传旨的专列,这些正式的圣旨,比那些电报的御令正式了很多。
没有办法父亲只能是先接旨,可是在听读圣旨的时候,大家的嘴巴都要惊掉了,原来这道圣旨里大致的意思是要嘉奖父亲在谈判的过程中维护了大清的国体,还再次的生命父亲对这次谈判有全权处理之权,不必向朝廷请示,朝廷只有一点的要求就是寸土必争,一点利益也不牺牲!
我跪在父亲的身后,也是听得一惊一炸的,这都什么和什么啊?昨天孙毓文刚刚来电报说朝廷要下旨妥协了,可是今天等来的圣旨却是这个意思,为何两个的意思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不过我在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心想:慈禧你这次倒是办了件人事!
父亲也是很高兴,接了圣旨之后,就领着传旨的太监向总督府走去,北京当然是不用去了,我们这一帮人的心情和来车站时完全两个样,回去的时候个个都是笑容满面,父亲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原来满脸的阴霾一扫而空。
中午,父亲在总督府里盛情的款待了传旨的使团,下午传旨的人都回去了,父亲才将我们都叫到了一起,不过我到了之后,发现父亲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是一脸的担忧,我不解的问道:“爹,现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看您好像是不开心的样子。有了这道圣旨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的干了,还有什么不高兴”
“你以为有了这道圣旨就什么都解决了?这里面有很多的门道呢?你不觉得这道圣旨很奇怪吗?”父亲笑着看着我说道。
“细想起来是有一些问题,昨天孙中堂还来电报来提醒我们小心,今天下来的圣旨却和孙中堂说的事情完全相反,真的让人很是费解,难道孙中堂得到了假消息?还是其他的地方出了什么问题?”我这时才想起这个疑点。
“对,问题就在这里,孙中堂和我已经是多年的交情了,他的利益也和我们北洋绑在一起,我相信他是绝对不会给假消息给我的,做为军机大臣,昨天他得到的消息肯定是真的,可是为什么才一天就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而且这样的变化作为军机大臣的莱山兄都不知道?”父亲笑着说道。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太后在开完军机大臣的会议之后,有秘密的召见了其他的心腹将孙中堂等人撇开了,至于为什么要撇开?可能是因为他们商量的事情是要如何对付我们北洋,而孙中堂跟我们的关系大家都清楚,所以孙中堂才不知道这道圣旨的事情?”我恍然大悟,慢慢的说道。
“呵呵,你说的很对。”父亲脸上的笑容更加的多了,一脸的赞许和欣慰。
“爹,我不明白的是朝廷的者道圣旨明明是对我们有利的,其中好像是没有要害我们的意思?通过什么方法来害我们呢?”我疑惑的问道。
“为父暂时也想不明白,只不过是感觉到一定有问题,以后我们多加注意就行了!”父亲一时也是想不不明白,只是混迹官场这么多年,经验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一定得多加小心。
这次会议新近被父亲提拔起来的杨士骧也过来参加了,从今天去车站准备送行的也有他,当然圣旨里写的什么他也是一清二楚了。从回来的路上一直到现在他都在思考,在这个会议室里他的资格最浅,所以坐在最靠外的作为上,开始时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
我也是在毫无头绪的时候,一转头看到杨士骧的,我看他好象想同了一些似的,想想在历史上他也是有小诸葛之称,说不定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于是就笑着问道:“莲府兄好像是已有所得,不如说来听听?”
听了我的话,父亲也是台起头微笑的看着杨士骧,慢慢的说道:“莲府,你想到了些什么,说出来大家听听吧?”
“折,恩相大人,我一直都在想太后下这道圣旨的真正意图,终于让我想出了一点眉目。首先我们北洋现在的威势已经很受到太后的猜忌,太后和庆亲王他们肯定是希望削弱我们北洋的势力的,这到圣旨的目的肯定也是基于这个目的,这点是毋庸质疑的。其次这道圣旨却是褒奖和支持我们的,这就和他们的初衷相矛盾,这使我想到了我们大清与日本开战的时候,京城一些官员中流传的一种言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