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2/2)
哭声惊动了厢房里的赵元魁和大管家,俩人连忙出来。长得精瘦,脸上吊眉三角眼,留着两撇鼠须,头戴方形“东坡巾”员外帽,身穿青皂色对襟直裰镶边长袍的赵元魁来到大厅主位上坐定后,望着哭叫得泪眼婆娑的儿子,看了看三个站得歪东倒西的家丁打手,阴沉着脸问发生了什么事。
三个家奴于是便添油加醋地将事情发生的经过七嘴八舌地说了出来,为怕受到赵老爷责罚,对被打的经过和所受的伤,更是夸大其辞地渲染一番,听得赵老爷和大管家是半信半疑。
赵琪虎见自己的老爹不太相信,便叫到:“爹啊,那蔡福也太不把咱赵家放在眼里了,不就是想玩个妞嘛,他至于下这么重的手让孩儿当街出丑吗?您老去找县令大人,让刘大人收拾他,再找几个人帮孩儿出出这窝囊气……”;“你闭嘴!”赵元魁生气的抖动着两撇鼠须正要训斥自己的儿子。
这时,只见被“通城虎”派去跟踪那祖孙俩人的叫小狗子的家奴与听到传闻后赶来的赵家请的枪棒教头熊楚武,两人是前跟后脚地进了客厅。
赵琪虎一见到小狗子回来了,便急忙问道:“怎么你这就回来了,查清楚那小妞是哪里的吗?”。小狗子苦丧着脸摇了摇头,叙述了自己跟踪无果的原因和经过。赵琪虎听罢从椅子上跳起来骂道:“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要你何用,真是废物!”,随即一抬脚把小狗子踹倒在地,吓得小狗子趴在地上是连连求饶。
一直在一旁听着的枪棒教头熊楚武不解的问道:“少爷,怎么听外面的人传言,你们几人连手都还不了,便全部倒下了,这是真的吗?蔡福那武艺虽说不算差,但要说真像他们描述的那样,只有他一人出手的话,那可就太玄乎了点吧”。赵琪虎道:“确实就蔡福一人出手,当时我们五个人,就小狗子手拎鸟笼一人还站着,我们全倒了。现在想起来,我都还有些害怕”。说完不由自主的伸手摸摸脖子喉部,似乎还心有余悸。
熊楚武详细的看了看三个家丁打手受伤的部位和仔细的询问了打斗的经过情景。可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说了半天也不得要领,似乎说不到点子上。因为几人当时正得意的肆意狂笑,根本未想到蔡福会以雷霆之势行闪电一击,就只能胡乱地猜测和添油加醋的夸大描述一番,以免自己受到责罚和掩饰自己的无能……
赵元魁老爷等几人七嘴八舌的乱说一通后,听了个大概,便挥手叫几个家丁退下。抬眼望了望熊楚武。熊楚武道:“赵员外,少爷的本事您是知道的,不至于如此不济吧,对方一动手四人全倒地上了,这可能吗?那蔡福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不然正月时也不会被二当家赵旷他们在暗处放倒。当时我和少爷就在暗处远远看到事情有了结果后才放心回来的,可这……”。赵元魁回头问站在一旁的大管家赵大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大想了想道:“赵爷,这事已经在城里传开了,少爷在大街上对小妞……那个‘嘿嘿’!!明天去找刘大人恐怕他也不会明着袒护少爷了,况且上次让二当家赵旷他们下山来收拾蔡捕头的事,他虽然明里不知情,但是我想他不过是看在老爷送去的‘礼物’份上装聋作哑罢了。这次少爷在大街上闹大了,刘大人再装聋作哑可能就会引起民怨和手下捕快的不满,会下不来台的,这时去找他说情也不会有好脸色看的,不如主动负荆请罪,先让这风声过去再说”。
赵元魁想想有道理,便说道:“那就明天备些礼物,你和我去县衙拜见刘大人,先探探他的口气,看看刘大人想怎样了结此事。”熊楚武插话道:“明天我也去,看看那蔡捕头为何这次表现得这样神勇,回来再做打算,赵员外您看如何?”,“那你二人明天随我去一趟县衙,去拜会刘大人。”赵元魁点点头,转脸对儿子训斥道:“你马上给我出城,去住到庄园里去,暂且避避风头,少给我在外丢人现眼!”。赵琪虎刚要出声表示不满,“你还嫌人前出的丑少吗?滚到庄园去,老老实实的在那里待着,过几天等风声过后会叫你回来!”,赵元魁阴沉着脸训斥道。看到自己的老爹真发了火,“通城虎”撇撇嘴不敢吱声了。
◇◇◇◇◇◇◇◇
蔡福三人离开北城门,在街上巡察一番后,回到了县衙捕快班房。众衙役、捕快见到三人回来,皆围了上来打听在街上发生事情的经过。
原来,消息已不径而走,传闻已经传到了县衙众人的耳中,众人早就对蔡福等三人的归来翘首以盼了。在众人纷纭杂乱的询问声中,杨云、何林的回答述说经过却是平淡无奇,与众人听到的传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蔡福更是轻描淡写几句带过,听得众人半信半疑。但有一点,众人却是心中有数的,因为在江湖上人称“通城虎”的赵琪虎并不是泥捏纸糊的,平日里威风霸气十足,他的拳脚功夫有的捕快是见识过的。当听到杨、何二人述说就蔡捕头一人出手,便有了那样的结局,心里便对蔡福钦佩不已,但联想到正月里蔡福被下黑手遇伏的事,赵家有财有势也不是省油的灯,心中又不免有些担心……【接第五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