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二)(1/2)
蔡杰家楼下新搬来的邻居,男主人叫“李强”,小名叫“小李子”,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女主人张雅琴却是南方人。李强当年抗美援朝入朝作战时,已是一名侦察排长。在一次执行敌前侦察任务时,为掩护战友安全撤离,不幸身负重伤,被送到蔡杰医生所在的野战医院抢救。当时的军医蔡杰对这位奄奄一息的重伤员连续进行了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紧急手术抢救,从李强的身上取出来了两颗子弹和三块弹片。终于把他从死神的手里给夺了回来。经过近半年的疗伤休养,李强在蔡杰高明的医术妙手回春后终于完全恢复健康,重返前线。战后归国,李强一直在部队工作,直到现在从部队师侦察参谋的任上转业来到清江市公安局工作,而他在部队医院工作的妻子张雅琴也随同一起转业调入了清江市人民医院。没想到今天在这竟会遇见了当年的救命恩人。
□□□□□□□□
李强叙罢自己的经历,两人又干完杯中的酒,重新斟满酒杯后,李强便问起蔡杰归国后的经历。蔡杰不愿再提起过去那些伤心的往事,只是说自己归国后响应国家号召,转业支持地方建设,来到了清江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一旁的张雅琴插话道:“你就是有名的外科专家,大名鼎鼎的蔡杰副院长吧!来的时候就听说清江市人民医院有位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外科专家副院长,没想到还是我们家小李子的救命恩人哦。”。蔡杰连忙摆摆手打断了对方的话,转移话题问到了孩子的情况。互相一说才知道,原来两家的孩子都是同一年出生的,一般大小,只是相差的月份。李强的儿子叫李兵,比蔡卫东还大五个月。李兵现在也转学到了蔡卫东所就读的中学,只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班。两位母亲同时道:这下两个孩子上学有伴了。
从此,两家人互相常来常往,渐渐地熟络热乎得像一家人似的,蔡卫东和李兵俩孩子无论是上学、放学回家还是玩耍,总是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蔡卫东依旧早早起床,穿上运动服出门下楼,一路跑到自己平时常来练功的地方,却见树荫下草坪中已有个人在那里挥拳踢腿地练功。跑近了些一看,原来是住在楼下的小李子叔叔,蔡卫东管李强叫“小李子叔叔”,这还是李强自己坚持让他这么叫的。
只见李强两只手里分别紧握着两只个头不小,看起来分量不轻的铁哑铃,正两臂挥动,灵活地左右、上下快速出拳,马步稳健,下盘稳如泰山,出拳时呼呼带风,踢腿则快似闪电……蔡卫东看得是意趣盎然,心里称羡不已。李强早已看到跑到近前来的蔡卫东,收了招式,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珠,对蔡卫东说道:“是小卫东啊,你怎么起得这么早?”。蔡卫东礼貌地答道:“小李子叔叔早,我起早跑步锻炼啊”,手里接着比划了两下出拳动作,狡谲地眨了眨眼问道:“小李子叔叔,您练的是什么拳啊?”。“你对这感兴趣吗?你每天都能起得这么早?”李强反问道。蔡卫东“嗯!”了一声并使劲点点头算是回答。李强先想了想就对蔡卫东说道:“你明天早上这个时候再到这儿来,我把小兵也一起叫到这里,明天你俩一起学吧”。蔡卫东立刻兴奋得直点头“我明天一定准时到,小李子叔叔再见!”,转身朝着另一条路跑去。
蔡卫东一边跑一边心在想,自己以前学过艺的事要不要告诉小李子叔叔呢?他心里有些矛盾。自从跟随陈祥福老人习艺四年,自己一直练功不缀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好的基础。现在又见到了与自己所学完全不同的风格且招式凌厉的武术搏击术,心里难免痒痒地想学。因为陈祥福老人并未让他正式拜师,虽有师徒之实,却无师徒之名。他想到陈祥福老人对他说过的话,自己曾学艺的事连父母也没有告诉,遂决定了对谁也不说。在他的心里更是没有什么武林门派和门户之分,因为从来也没有谁告诉他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