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行止坐卧、守中持一(2/2)
韩娇头脑灵活,悟性极高,王军说过的东西,都已按自己的理解记了下来,此时自然对答如流。
“修道最重要的,就是意守丹田,不是死守,而是守中,守一,持中,持一”,韩娇回答得很干脆,令王军眼中一亮。
“这韩娇的悟性不错啊,居然比我初闻道时的理解还要深!”,王军心中虽然称赞,但嘴上却说道:“不错,你说的很对。意守丹田,而不是死守,乃是修道之最根本境界。其它的龙虎相交,婴儿奼女之说,不过是意守丹田的自然过程,若是慧根深厚之人,不懂丹诀次第,只守中持一,则龙虎自交,性命自合,内丹自成,婴儿自产”。
“但是,意守丹田,不是磨刀。刀钝时方需要磨,这是刀的性质决定的,但是丹田,却不是用功修炼的时候才守。人之精、气、神,乃是修道之三宝,后天识神用事,则精、气、神皆不断损耗,凡人睡眠中若无梦,也等于入定,固一觉睡起,精神饱满,但是光靠睡眠这点功夫,赶不上醒时损耗的速度,最终仍是被天地造化所夺”。
“所以修道之人,意守丹田,守中持一,则性命相合,还精补脑,将损耗的三宝重新补满,因此,意守丹田,需要刻刻用功,时时谨守,才不会被后天识神损耗三宝根本,也因此,无论行、止、坐、卧,皆需存此守中持一之法,若不然,修道一辈子,终是竹蓝打水,井中捞月,你知道吗?”,王军讲了一番大道理。
韩娇又闻得修道至理,顿时眉开眼笑,朝王军拜了一拜,说道:“多谢师父指点”。
“这两个道士好奇怪啊,一个二十七八的女的跟着个年轻男的,还对他这么恭敬,真是天天有怪事!”,在山道上行走的村民,见王军师徒二人搭配得奇怪,边走边指指点点。王军因要炼性,对这些话语充耳不闻,韩娇脸上有些挂不住,微微红了起来,但是见王军仍端坐不动,也不敢多生事情,便问些修习的疑难,王军也都有问必答,一会功夫,那几个村民走得没影了,韩娇才轻了口气。
“外物均是虚幻,这么在意他的话,怎么修道?”,王军见韩娇仍是放不下,又斥责了一句,韩娇无言以对,只得低下头认错。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做等闲,你这个小娃娃,胎毛都没长齐,就学人传道,小心误人误已,罪过不小啊!”,一声洪亮的声音,从两人身旁一土丘上传来。
一旁居然有人,王军顿时一惊。自进入“炼精化气”阶段,王军耳目聪颖,百米之外一只蚂蚁都看得清清楚楚,十丈之内一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可是刚才并无任何异状,这人是怎么来的?王军抬头一看,土丘之上,站着一个中年道人,身材高大,蓄有一蓬黝黑胡子,手里正拿着一个大红葫芦倒在嘴里,一看就是个豪客。
王军站起身来,朝上方行礼道:“晚辈王军,这是我徒儿韩娇,不知前辈怎么称呼?晚辈才疏学浅,于金丹之道领悟不深,我这徒儿也是无师可投才入我门下,倒叫前辈见笑了!”。王军如此恭敬是有道理的,这中年道士双眼如电,时时刻刻闪出金光,绝对不是普通人,这样的眼神,彭万川进入“炼气化神”阶段时有些类似,不过比彭万川更加凌厉。
那中年道士点点头,一闪身便不见了,下一刻便出现在两人面前。跟着,从包袱里掏出几个桃子,给王军和韩娇一人一个,说道:“你这小子,虽然已经进入《炼精化气》的中期,但金丹之道,哪会如此简单,所谓修到哪一阶段说哪一阶段的话,对你这徒弟,你可以说说,但是在道门同道面前,最好少开口,不然被别人引为笑柄,以后修为进步之后,再说不迟”。
进行真修实炼,到了不同的阶段,说出来的内容才最可信,道门之中,便一直有这么个约定,王军此刻只是“炼精化气”阶段,所以只能说到这里,再往下说,虽然理论是知道的,但其过程中的各种景像却不熟悉,说出来怕误了他人。
王军一句话也没听进去,也没有接桃,反而是脸色大变,嘴唇哆嗦了半天,说道:“前辈,你这可是,天遁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