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林凡劝徐奕(2/2)
“所谓国运者,恩威并济也!吾先前所言种种,也是同理。秦失其国,可谓威有余而恩不济,始皇帝以万民为牲,故而万民凋敝,万民齐反,安能不乱!”
顿了顿,林凡又说道:“而今情况也是类似,虽道路不同,却殊途同归,大汉国运也是凋零,季才何必自欺欺人?”
“大汉国运已尽?”
“自然!国运者,存于民。民强,则国运昌隆;民弱,则国运四散;民敝,则国运波折;民反,则国运尽失。此等情况与暴秦虽未完全相同,但形变而神不变。先前黄巾之乱,便是征兆,恒灵在时四十年,大汉已失其恩,而今董卓之祸,大汉又失其威。”
“恩威并失,百姓失其福,故大汉国运已失,光武皇帝为大汉续运二百年,如今这旧运已去,新运未生,乱世将至。”
听了林凡的话,徐奕开始变得清醒,虽不至生无可恋,但也是一副乏陈可言的样子,静静立在当场。
“唉,季才,我也不愿瞒你,林某实不愿看百姓颠沛受苦,倘若汉室可扶,我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倘若事有不济,林某也要逆流而上,还百姓一个安康之所。”
徐奕拱手道:“太守大人之意,季才已然明了。诸事以万民为主,大人德性深厚,季才佩服。”
明了了什么?明了了之后呢?这话把林凡说进去了,只能将心思挑明。
“季才,此番与你这般说话,就是望你莫要冲动,以后何事尚且未知。”
这话一说,徐奕先是一愣,复而洒然一笑:“原来如此以后之事自然以后再论,太守大人如此,是怕季才跑了不成?”
这时候就要收心了,林凡赶紧点头,以示徐奕在自己心目之中的重量。
徐奕又是一拱手:“太守大人稍歇,季才也没有半途而废之心,况且大人待某恩重,又救季才于水火之中,这便是太守大人之运,其运未衰,季才自不会一走了之,请太守大人放心。”
话是这么说的,但徐奕口中还是称的林凡官职名,显得公式化,不过林凡从徐奕口中得了不会轻离的承诺,已经足够。
徐奕重信,这话必不是随便说说的,等以后,日久见人心,慢慢就会好的,林凡对自己的人格魅力还是有充足信心的。
顿时,气氛好了很多,君臣两人相顾一笑,都是从刚才有些尴尬的气氛中走出来。
说的也是,以后事以后才知,现在还早,总能有缓冲之地,计较这么多干什么。
说着,徐奕拱手作别,言郡中还有许多公务尚未处理,自去处理公务去了。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