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扩编(2/2)
总之一句话,队伍里不养闲人,想吃粮,就得干活。
我的信被杨素用快马连夜送到了虎牢关联军大营里,孙坚接过来一看,这是什么情况?什么偶感风寒,那么明显的借口,真当别人是傻子。管他什么意思,明天交给袁绍,让他定夺不就成了。
第二天,孙坚把回信交给了曹操,曹操看后只是笑而不语,又递给袁绍袁术看。袁术看完也是笑而不语,但袁绍却是拍案而起,怒不可皆的说道:“竖子不足以谋,嗯。没他那几千骑兵,难道吾等还破不了那虎牢关,斗不那飞将军吕布?……”发泄一通之后,就把这张回信扔在地上,并且还补了一脚。
曹操这个副盟主,就是一个和事老的角色,看着扔在地上的书信,弯腰捡了起来,又仔细打量着这封信,突然看到了最后的几句话:西凉军到处抓百姓,那些被俘虏的士兵说是:上面交代下来,要搬家。
这短短的几句话,让曹操不得不起疑,再加上董卓迟迟不来,虎牢关离洛阳城并不是很远,西凉军大多是骑兵,一向以行动迅速著称,怎会如此拖拉。如此拖拉一定有猫腻,那么答案有二:第一:董卓不把联军放在眼里,认为联军乃乌合之众,他董卓一到,定然做鸟兽散。这显然是说不通,董卓是自大狂妄,但他也还没狂到视四十万大军无一物的地步吧。第二:就是董卓要退兵,确切的说是迁都,洛阳虽好,但西凉军在洛阳并无根基,如果迁都长安,靠近雍凉之地,而雍凉二州又是董卓的发源地,可谓是根基深厚。这也就说的通,为什么要冒险杀掉袁家二老了,因为怕他们在迁都时,联合朝臣世家皇亲国戚添乱,所以就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
曹操把自己的心中所想告诉了袁绍袁术和一众诸侯,众人有疑惑的,有摇头的,还有偷笑的,就是没有相信自己的。
袁绍更是说道:“孟德就凭那竖子信中所写几句话,就断定董卓要迁都,是不是有点草率从事。再说迁都怎会如此简单,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准备,那哪叫迁都,那叫逃荒。哈哈哈哈,孟德看来是被董卓的到来吓着了。”
曹老大也是无语了,现在他们这些个关东诸侯,做什么事都会把个人喜恶参在里面,真是为讨董大业的前途感到担忧。
回到自己营中,曹老大的一声叹气,让营中的各位将领都压抑不已。
曹彬见曹操如此闷闷不乐,小声说道:“大兄,这是怎么了,怎么哎声叹气的,是不是袁绍又……”
没等曹操开口说话,一路跟随曹操的曹仁率先开口说道:“还不是因为孙坚那个外甥吗?说什么不给粮草辎重就不出兵,咱们联军四十万,还差他那一俩千人不成,最后还说什么,董卓这几天就要迁都,没想到大兄居然还相信,还和袁绍袁术说了此事,没想到袁绍袁术非但不理会,还对大兄好一顿嘲讽,这不,正因为这事生气了。”
曹彬点头说道:“哦,些许小事,大兄何必如此。”
曹操说道:“我并不是因为这些小事生气,只是有些感慨罢了。只是我觉得,现在看出董卓只是一个外强中干空架子,居然是一个小山贼,而不是高居庙堂的一众诸侯们,这如何不让人心生感慨。”
曹彬又说道:“大兄,以小弟愚见,咋一看是坏事,但也是好事。一众诸侯碌碌无为,朝局纷乱不堪,不正是大兄你这等一心为朝廷吏治清明,大汉江山永固的有识之士报国出力的大好时机吗?世家、外戚、宦官、地方势力的重新排位,不正是大兄施展平生抱负的开端吗?咱们曹家不似他们袁家,只能乱中求稳,险中求胜。”
人正当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很需要外间的人或事来肯定自己的路是对的。
听了自己二弟的话,胸中闷气一扫而光,那个英气勃发的曹操曹孟德又回来了,身体散发出来的气势比以前更甚。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如果没有这天下大乱,我心中的抱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少年郎,我对你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如此,我也成了被一代枭雄的魏武帝惦记上的人,真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