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灭门之祸(2/2)
话说两头,不单单是孙策他们有疑虑,就是张守仁这边也有许多人不是很理解,其中就有周仓他们几个大老粗。周仓是个急脾气,而且身份特殊,刚看到孙策他们走出院门就站起身来,问道:“将军,俺还是不懂,为什么孙家拿大头,咱们只得三成好处,粮食和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比起来,咱们是不是亏了?”
看此情形,张守仁也知道不是单周仓不理解,在座的除了李岩,像张顺,红娘子他们肯定也都不是很明白,那三家可是长沙郡有名的世家大族,三家单粮食这一项,估计就有六七十万担(一旦相当于现在的100斤多点,这里为了好计算,就以一旦=100斤的换算比例)。这还不算金银之类的。
看着一群从不读书的大老粗,张守仁也只能无奈的看着他们说道:“二叔啊,平时让您多读书,您就是不听,为了这事还跟我和李大哥急了,这下不懂了吧。李大哥比我会讲,就让李大哥给大家上上课吧。”
李岩站起身来说道:“诺,那学生就献丑了。我想请各位头领想一下,我们有多少人,能拿多少粮食,但是金银就不一样了……”
李岩的上课时间到了,一个时辰之后,这群大老粗准算是明白了,李岩一开始认为对待这些没文化的大老粗没必要讲的那么清楚,只要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以他们的智力,讲多少,他们也难以理解到精髓,一开始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张守仁,而张守仁却笑着与他说道:“我要的不是一群只会听命令的木偶,我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我要他们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当李岩看那些大老粗们认真的讨论问题时,才知道这位只有十三岁的寨主是多么的深不可测。
看到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讨论时的情景,张守仁就像是看到了人类希望,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就像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直到死了也没有培养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而且还死的比较早。在这方面还的学学人家司马家,单单司马八达就可以保证司马家的百年不倒,更不论人家司马懿还培养出了几个子侄后辈,他们的能力即使在中华历史上也算的上是优秀。
听到讨论声变小了,张守仁清楚,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于是站起来说:“散会,在座的各个头领,回到扬州之后都去讲武堂进修,谁要是对《孙子兵法》始计篇理解的合格,明年的洛阳之行就与我一起,不合格的,那只能是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领军。”
听到这里,周仓他们刚起的狠劲一下子就都垮了,他们这些粗人最怕的就是让他们读书识字了。
出城的第四天,孙策一个人走了,但是留下了孙权和祖茂。
次日,孙权犹如一个小大人般走到了张守仁的身边,又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问道:“将军,真的不用我父亲帮忙吗?只要把你那两成的粮食都给我们,我父亲至少也能出兵一千。”我并没有搭话,只是看着远方笑了笑。
孙权连问了两个问题,张守仁都没有回答,孙权自己或许是感觉无趣,正准备走的时候,张守仁突然开口,说道:“你们的皇帝陛下于今年的四五月份就要驾崩了,到时候,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为了争夺皇位,一定会秘不发丧。这个天下要乱了,你父亲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回去替我告诉你父亲一句话:如果还想在进一步,就要早做准备了。好了,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孙权很是惊讶,正要想问问题,就听到一个声音传来,说道:“仲谋,你是我遇到的最聪明的小孩,有些问题是问不出答案的,比如刚才你心里想的那个问题。仲谋,你们兄弟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你兄长孙伯符,天生的将才,有古之名将之风;仲谋你有古之名相之能。如若生在太平年代,你们孙家将是二十年后最大的世家,可是,天下大乱就要来临了。孙太守还是对这大汉刘家的天下抱有一丝的幻想,或许他心里明白,可是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看似他们风轻云淡的聊着天,可是孙权的心里却不这么想,孙家尚武,孙坚人称江东猛虎,孙家也是靠的孙坚的勇武起的家,虽说现在的孙家是豪门,可是没有出过文官的豪门是成不了世家。
刚反应过来的孙权向远方看时,就看到黄土满天,是骑兵,这是张守仁的骑兵。看到骑兵,看到了孙策,他清楚从此长沙郡就是他孙家的了,那三个大族被灭门了。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了,但是他可顾不上想这些,因为刚刚的消息太震惊了,现在的孙权虽然智力超群,可也是一个六岁小儿,还不是那个称霸一方的东吴大帝,还没有一代帝王的城府。
看到了孙策的到来,张守仁知道我们该走了,并且是越快越好,以防夜长梦多,谁能保证孙坚会不会发疯调兵把他们这几百号杀人越货的强盗强留在长沙,好给荆州世族一个交代,毕竟现在的孙坚还不是那个手握传国玉玺,天不怕地不怕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