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孙坚发飙(2/2)
朱治知道现在自己必须站出来,就说道:“明公,各位将军,稍安勿躁,学生认为,由大公子去最为合适。”看到黄盖祖茂等将正要插话,朱治拜拜手解释道:“诸位将军,莫要急躁,且听某一言,诸位将军想去也不是不可,咱们太守府和诸位将军的府邸周边肯定都有这些世家豪门的探子,只要是几位将军出城或是调兵,都会引起他们的防备和注意,到时候他们有了防备,事情可就难办了。即使事情办成了,可诸位将军不论是白天出城,还是夜里出城,肯定是瞒不住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只要这些个世家大族遭到袭击或是灭门,别的世家大族一定会抓住这事与几位将军出城有关,即使没有证据,他们也会添油加醋的上报朝廷,到那时,明公可就麻烦了。毕竟,现在朝廷还是世家的朝廷,世家与世家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是,大公子就不同了,其一:就是大公子只有十四,如果有人质问,可以推脱说大公子年少贪玩;其二:大公子出城时穿成便服,如有可能带上二公子和二夫人,乔装成到城外郊游的模样。然后,明公发出消息就说是为了安抚百姓。这样可以暂时稳住城里的世家豪门,给接下来的行动创造条件。其三:就是真的东窗事发了,明公也可以以大公子二公子年幼无知,并非有意为之。”
孙坚见众人都无话可说了,点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大荣(祖茂的字)你挑上十个好手也跟着去,确保夫人公子的安全。”
话音刚落,就看到坐在门旁的一位中年将军站起来,说道:“诺。”
荆州,长沙郡,宁津县,三河村…………
三河村原来也是人杰地灵的好去处,水产丰盛,交通便利,也是许多城里的大族来这里置地盖房。可是自从黄巾之乱、区星谋反以后,这一带江河里,水贼横行,离江水最近的三河村就是水贼们的天堂,百姓也是死的死,逃的逃。现如今的三河村只有不到五户的老弱病残在这里苟活。
看到此情此景,张守仁也感叹道:孙坚啊孙坚,你本是一代名将,攻无不克,却天天想着从政入仕,真是苦了自己也坑了百姓啊。
昨天县城里的黄家涨租的事情张守仁他们一行人早就知道了,毕竟他是以暗探起的家。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其实是在等,等太守府的默许和配合,这是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商量的结果(主要还是张守仁和李岩的功劳,别人只是点头)。当探子把孙策为安抚民心出城的事呈报给他的时候,他们大家就知道,报仇的日子到了。
有了张守仁的指引,孙策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三河村,足足两天了,没有任何人接见孙策,只是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是不与孙策他们会面细谈,孙策焦急的在房中来回走动,刚从外边面过来的孙权和祖茂看到,说道:“大公子,刚刚有位小厮前来说:他家将军请咱们过去,会面详谈。”
“哦?好的,大荣叔你去告诉传话人,就说我马上过去。”孙策正要穿起衣服走时,孙权走到孙策面前说道:“大兄,大荣叔,莫急,我等都等了这些时日,也不差这一会儿。”
孙策诧异的问道:“为何?早谈妥不是更好吗?难道还能有什么变化不成?”祖茂也随声附和,说道:“是呀,二公子,早谈妥早回去和主公有个交代啊。”
孙权不紧不慢的答道:“大兄,大荣叔稍安勿躁,大兄,大荣叔先坐下,听我与你们慢慢说。”
看到孙策和祖茂都坐了下来,孙权又说道:“这次父亲交代下来的事情,咱们已经办成了,过去了也只是谈一些战后分配的事宜。”
祖茂不解问道:“我等都还没见过他们的将军,如何就以谈完?还请二公子解惑。”
孙权知道,不止是祖茂不明白,就是孙策也不是很明白。于是就笑着回答道:“大荣叔可还记得,刚到这里时,看到的景象,那黑压压的战马,足足有五百多匹,可是这几天里,我打听到这个村子里,一共住着二百四十人左右,可以说他们是一群骑兵或许说是比一般骑兵还要精锐的马匪更贴切。”孙策知道这事,但是没有往深处想,他的梦想就是当冠军侯一样的名将,带着上万铁骑在大草原上驰骋,杀得异族闻风丧胆,最后在青史留名。但是不论是荆州还是他的老家扬州吴郡都是缺马之地,更别提什么组建骑兵了。
祖茂又问道:“那又如何,我等又不是要夺他的战马。”孙权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他们也不会这么认为,不然也不会招待我等了。”
祖茂又问道:“他们有那么多的骑兵,难道是怕黄家?”孙权答道:“他们不是怕黄家,而是一个黄家喂不饱他们,他们还要等第二第三个甚至第四个黄家跳出来。”
孙策这时明白了,心里想着:一个黄家单是粮草就可以供应他们家两万大军两年的粮饷,如果第二个第三个呢,难保他父亲孙坚不会坐那杀人越货的勾当。既然是这样,当然要多杀几家,让那些东西堵住孙坚的嘴和胃口,顺便多准备些底牌,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