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岩(2/2)
回到山寨里面,张守仁马上就通知张全准备了吃食,热水,房间,衣物和防治一般传染病的汤药。
和张守仁一起来到了议事厅的李岩,却被这里的许多新事物所吸引。一进会议室,门口摆放一块木质的板子,上面用炭笔写着:日历:中国东汉中平五年。八月初七,告示:今天全部人员大扫除等等……
李岩看到了这些,心惊不已,他多方打听已经知道山寨里的变化都和这位还未及冠的小寨主有关,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但是一路走来,看到山寨里的百姓面无菜色,谈吐不凡,彬彬有礼。这些人一点也不比世家大族的下人奴仆差,看到这时,李岩更是心惊不已,同样也有点兴奋,因为从侧面就可以看出这个小寨主,志向不小,跟了他或许真能有一番事业。
不一会红娘子和张三领着两百多人也来,一起去食堂吃了饭,安排好了一切,天也黑了。每天晚上的议事厅最热闹的,在这半年里,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去,准感觉去议事厅开会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三五好友在一起小赌一下(山寨新规定,不得聚众赌博,包括钱,粮食,土地)。由于周仓裴元绍等几位头领不遗余力的支持下,他们麾下的小头目也只能照办。毕竟张守仁这时才十二岁啊。寨主的位置都是周仓不当让给他的,现在在山寨根本就谈不上威信。
正是这个每晚的例会,才有了山寨食堂,有了第一个水车,有了第一把铁锹,改进了农具,提高了一倍的效率。有了新的桌椅,新的床榻,卖到县里,给山寨创收。打造了第一个铁炉,淘汰了火盆。改进了烟熏肉,让肉有了更长的储存时间。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有事办事,没事聊天联络感情。
依旧是张守仁先站起来讲话,拱手行礼说道:“今天有俩个议题,第一,欢迎李岩李公子和红姑娘他们的到来。大家认识一下。”一刻钟以后终于互相认识完了。又接着说道:“第二,大家可能都知道,昨天下午官府竟然派人来到了这里,并且和我说从此他们与咱们进水不犯河水。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与他们通商,共同发展。”
看到底下的人吵吵,张守仁又清了清嗓子说道:“昨天晚上,县城里的密探传出消息,从十五天前,每晚子时以后,有外地郡兵秘密进驻县衙里,其中有刀盾兵,长枪兵,甚至还有一小队骑兵。大家议一议吧。”
不到一刻钟,裴元绍站起来了说道:“将军,各位头领,就我对官府的理解,他们肯定在算计咱们呢,连骑兵都有,这个圈套肯定不小。我说完了。”
石秀站起来又道:“将军,各位头领,我觉得他们是有大动作,但是,咱们山寨虽说不是最大的,但也绝对是最难打的,想必县衙的县尉也都派细作探查过。山寨的地势虽说不是特别的险要,可也树高草深觉不利于骑兵突袭或是断后路,他们一定还有别的目的。我说完了。”
邓忠站了起来说道:“我认为进攻山寨的可能性不大,就怕山寨外,二将军和时头领出去了两个多月,会不会是为他们准备的。时头领来无影去无踪的可能性不大,就怕二当家那边出了问题。我也就讲到这。”在邓忠说出那些话时,可是给了我许多的惊喜,不愧是三国本土成长起来堪比曹魏五良子将的统帅型人才啊,听到这些情报不到半个时辰就分析了一个大概。他可是拿着情报在床榻上苦思冥想了一个多时辰才想到的答案。接下来,管虎张三等也一一发言。
就在这时,守卫进来拿给我两张较薄的木板传书,张守仁看过之后,站起来说道:“各位头领,有两份情报我读完之后,你们也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第一份,今天下午县令县尉随众官吏乡绅,豪门的家主在城门外十里处,迎接了一队骑兵,约五百人,对中旗子写的是“袁”。第二份,二将军(周仓)于五日内抵达山寨,由于随行的还有七百多老弱,要我等做好接应准备。看来那帮孙子的确是冲二将军来的,真不知道二将军队伍里有什么,让官府搞了这么大的阵势欢迎他啊。”
在这时李岩站了起来,先对张守仁拱手见礼,之后再对各个头领拱手见礼,说道:“寨主,各位头领,可否容小生说几句?”
看此情景,张守仁连忙回礼,说道:“李公子不必如此,既然来到这里,咱们都是一家人,当然可以啊。李公子请讲。”
李岩点了点头,说道:“其实,这么大的阵势不是给二当家准备的,而是给寨主你准备的。”
张守仁也是有点不解的问道:“请公子继续,不必顾忌其他,俗话说:事无不可对人言。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
李岩提了提声音说道:“好一个事无不可对人言,寨主果然是胸怀坦荡的君子。那我就直说了,说来惭愧,就在前天夜里,我们这些人就已经来到此地,谁知到达城下时城门已关,可是大伙又冷又饿,于是我二人决定翻墙入城借些东西出来给大伙吃一顿饱饭。在到黄家时,无意中听到了两个人对话。”
李岩看到众人都在瞧着他,然后继续说道:“他们集聚这么多人,是为了得到山寨里的铅笔和那个叫馒头的东西。他们兵力大约在三千五百人左右,其中五百刀盾手,八百骑兵,五百弓箭手,一千长矛手,两百辅兵,五百家仆和衙役。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
这时众人才明白,山寨他们探查过,就像个刺猬,根本攻不进来,要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得玩一出引蛇出洞,把张守仁引出山寨,当然也可能不上当,也没关系,他们只要活捉了周仓,就能交换到他们想要的。
一众头领都敢肯定,一个有一千五百人山寨里,肯定有那些个世家或是官府的细作,或许还不止一个。不然他们也不敢用周仓当鱼饵,毕竟,老当家传位给了周仓,是周仓自己不肯原谅自己才让给张守仁的,如果张守仁和周仓之间稍微有点嫌隙,只怕会借刀杀人啊。再说,新式床,新式椅子都对进行过销售,但铅笔和发面馒头可从来没有对外说过。想想也真让人头疼啊。
接下来,的讨论就是如何保住周仓,张守仁也当即表了态,只要能保住周仓,铅笔的制作工序和馒头的做法都可以拿去交换。
李岩心里清楚,这件事是关系到他们能不在山寨立足的关键,也是张守仁给他出的考题。看到周仓在张守仁心中的地位之后,他明白了,这道考题不能出现一丝失误,尤其是在周仓的人身安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