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柏溪化工的未来(2/2)
化工,并不像其他行业,自己摸索的话,肯定会走不少弯路,如果杨宇想让柏溪化工集团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光是凭借几十个刚刚从大学走出来的学生娃,在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有太重大的研究成果出来。
所以,杨宇需要召集来一大堆化工领域的专家,在搞化工研究的同时,带领新人,实现不断代传承,最终才能形成一个体系。
可是这个年代,私人想要搞化工研究,何其困难,况且这年代国内的化工领域专家谁不是领着国家津贴?他柏溪化工集团又有什么资格能请的动这些人?
为此,杨宇但也苦闷了许久,这个时候,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川大的韩正林。
韩正林作为重点大学的教授,博士级别人才,想必也能认识一些化工领域的专家,而且川大本就有化学系,想必杨宇通过韩正林,也能结交到几位化工领域专家,在以点看面,想必也能解决专家紧缺的问题。
同时,凌景培也给杨宇提出了几个建议,如果他能得到国家的支持,甚至柏溪化工集团能够成为国家改了开放的重点项目之一,那么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资源上,国家在化工领域方面的资源,都能朝着柏溪化工集团倾斜。
可这谈何容易?当年的863,要不是几位院士级别的专家联名提出申请,恐怕这个计划也只能胎死腹中。
而杨宇不是院士,也不是某项领域的专家,想要说动国家,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当然,事无绝对,如果柏溪化工集团真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的确能对国家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国家必然也会给予柏溪化工足够的重视,前提是柏溪化工集团真的能达到这个层次。
和江南船厂的研讨会结束三天,江南船厂的四名化工领域骨干成员到人民保险集团报到,而后在杨宇的带领下,搭乘飞机,飞回了蓉城。
而后,杨宇带着四名江南船厂的指导直奔柏溪化工研究院。
“杨总!您是说咱们柏溪化工集团要转型了?”
集团总经理陈程得知了杨宇的来意后,大为意外。
这柏溪化工集团才投产不到一个月,各项基础都很薄弱,没想到杨宇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柏溪化工集团转型。
要知道此时的柏溪化工集团的产品市场行情非常好!最近正直春耕,化肥供不应求,如果这个时候转型,势必会对产品生产带来影响。
“不是转型!而是定性!你不用担心,后面我还会追加大量资金给柏溪化工集团,你只需要保证稳定生产就行了,柏溪化工研究员方面的问题,不用你操心。”
笑着摆摆手,杨宇接着将柏溪化工集团未来的发展计划大致告诉了陈程,而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视察了柏溪化工研究院。
不得不说青年人是朝气蓬勃的,三十名研究员吃苦耐劳,基础的研究成果项目众多,几种新型化肥研制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想看的书找不到最新章节?咳咳咳,这都不是事儿,推荐一个公众号,这儿有小姐姐帮你寻找最新章节,陪你尬聊!微信搜索或rdww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