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慧平主持的往事(2/2)
白云如坠云雾,思绪如湖边摆柳横生三千烦恼丝,剪不断理不清。
慧平僧人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的碎光不再那么明显:“他如今身在何处?”
白云神色大变,苶然地转过头:“师父他。。。已经去往极乐净土了。”
嘀嗒嘀嗒。。。慧平僧人如雷轰顶,挽佛珠的手心不自觉地松开,佛珠没有一丝预兆地落在石阶上,一串联通的佛珠松霎时散成一颗颗珠子,顺着石阶如断线珠帘散落而下。
回想当年,慧平僧人不过是年龄五六岁的天真稚童,初上木如寺便要断去七情六欲,不能再与木如山下的凡尘俗世有半点交集,慧平僧人只好日夜躲在被窝里头,埋头痛哭喊爹想娘,寺中的长老或年龄与慧平僧人相仿的僧童都是摇头苦叹,拿慧平僧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凡是上木如寺剃度出家远遁红尘的僧人,哪个不是已看破了俗尘才舍得山下的花花世界,无欲无求上山出家,倘若心里头还心存俗世之念,又哪里能六根清净一心向佛,更莫要说静心修身修得佛法大道,即放不下山下又何必上山呢?能被选中上山的稚幼僧童,一般来说慧根不会差到哪里去,一点即通,而在他们拜入佛门之前负责剃度烧戒疤的长老,会再问这些立志向佛的孩童一次,是否当真决定断去七情六欲一心向佛。
何为七情六欲?
喜、怒、忧、思、悲、恐、惊,连成龄之人犹是难以放下,又何况是心境童真无邪的孩童,一些心志弥坚的孩童大多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长老的问题,木如寺也只会收这些心志超乎同龄人坚定的孩童入门下。
但身世凄凉的慧平僧人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而言,拜入木如寺是他唯一不会饿死街头的选择,不管木如山上的长老如何与他说道理,他都只是躲在被窝失声痛哭,更是被怒斥慧根愚钝,牛皮灯笼点着了也见不着光,慧平这一法号亦是
由此而来,唯独李静溪不曾唾弃这位六根深重的师弟,同席同枕,陪着慧平走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从那以后慧平咬紧牙关,为了不负这位师兄的厚望潜心修禅,怎奈慧根平平始终不上不下。
再后来主持圆寂,李静溪被‘钦点’为新一任的木如寺主持,可他执意不去当这个万人敬仰的主持,硬是把天下第一佛陀的位置推给了慧平僧人,木如寺众长老一开始不同意,可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慧平有大无畏相,理当佛陀普度苍生,便说服了对慧平继任木如寺主持有异议的长老。’
李静溪在说完那句话以后便洒然离去,慧平连一句道别的话也来不及说上,足足二十年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师兄。
在慧平僧人的眼里,只有这位师兄才真真正正称得上大无畏相。
慧平僧人深深看了白云一眼,语重心长地说道:“阿弥陀佛,你可当真想清楚了要与木如寺共渡此劫?”
白云坚定不移地点头说道:“慧平大师,我虽不知道师父为何要远遁北嗍避世,可我既然是他的徒弟,那么半打半算也算得上是半个木如寺弟子,我知道木如寺遭此大劫,大师你不想牵连其余门派的无辜弟子,所以才匆匆下达逐客令,可我既然算得上半个木如寺弟子,那理当与木如寺共渡此劫。”
白云目光星闪,六神无主地望向北边,决然地说道:“我想师父他也一定是这么想的。”
“上山罢。”慧平僧人转过身沿石阶小道的尽头走去,也不去管那条散落的佛珠。
木如寺后院的一座简朴院子里。
慧平大师与被撞破佛道双修的髻霞弟子对坐在屋子内。
屋外,一个同样是灰衣穿着的年轻和尚,蹲在院子的花花草草前悉心除草浇灌,好似对屋内两人的谈话一点也不上心。
那头让寺中僧人闻风丧胆却又尊仰有加的黑虎,晃着脑袋缓缓地走进院子,与正在照料盆栽的年轻和尚相视了一眼,黑虎暗暗低下头在院子门口耷拉着脑袋趴下。
见黑虎的举动如此反常,手里还拈着半片枯叶的法愚顿时了然,黑虎是因为追击黑衣人失手的缘故而闷闷不乐。
法愚由心一笑,继续照料慧平大师院子里头的花花草草。
忙活了一会,年轻和尚抹了把汗,站起身子得意洋洋地看着修剪的成果,这院子里头的花花草草之所以如此繁茂,少不了他的功劳,那回师父说院子里少了些生气,这漫山遍野都是青郁苍翠的花花草草,唯独这院子里头墙墙瓦瓦不见半点青绿,看着着实是少了点神气,
于是法愚便往院子里头搬来许多花草盆栽,悉心浇灌长得也茂盛,难得的是师父也喜欢这满院子的翠绿,说看着舒心,下山前法
愚还担忧着师父这满院子的花花草草没人照料,可回来以后见满院子生机不减,心里头才舒了口气,追问之下慧平主持笑容温煦地说,平日里闲来无事也学着他除草浇灌,这院子的花草好生照料着呢。
法愚抖了抖灰袖,看着没了魂魄似地匍匐在地上的黑虎,摸出一颗黑溜溜的果子,往黑虎地上一丢。
果子滚落在黑色老虎的跟前,黑虎却仅仅是看了一下,压根没心思多瞧上一眼,可才过了一会,黑虎若无其事地挪了挪身子,悄悄地凑到果子边上,灰溜溜地刁起果子嘎嘣嘎嘣地咀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