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山雨欲来风满山(2/2)
在野田浅则的逼迫下,崔星武不得不命令自己的队伍打头阵再度攻打山包。
经过医护兵的紧张处理,那个伤员伤势有点稳定了。这么严重的伤势还能坚持下来,也真不可思议。董刚在那人口袋里摸出一个军官证来,上面写着上尉连长吴青平。这名字不熟悉。但既然是打鬼子受伤的,都是友军,救他也是应该的。
眼看着日伪军又攻上来了,打眼一看有二百人左右,伪军占多数,他们布置成散兵线拉开距离慢慢试探着进攻着。
董刚命战士们准备好战斗。
临出发时,纵队司令张大彪亲自找他谈话,要他火速前来帮助这伙友军,并在这里坚持到明天上午。
一百多公里急行军,除了带必要的干粮外,他的部队dàn yào带的不多,刚才一次战斗,就消耗了近五分之一的dàn yào,董刚心疼啊!还有这么长时间,没有dàn yào怎么坚持?到底是新兵。
现在他不得不嘱咐战士们要注意节省dàn yào,瞄准了再打。
他也从阵亡战友那里拿起一把野牛chong fēng qiāng,趴在阵地前沿,时刻准备着。
经过接近一年的整训,张天宇部队的作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武器装备也改进了太多。有汤玉麟的援助,有致公党的支持,特别是有自己的军工厂,目前部队武器基本人手一只,而且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就拿步兵携带轻武器来说,就是鬼子的部队现在也不及张天宇的部队。当然火炮不算。
伪军已经到了山脚了,离阵地不足百米了,董刚下令开始攻击。他的部下用手中各种武器向敌人射击着。
日伪军在山脚下就地还击。虽然有点被动,但还不至于乱。日军精准的枪法在阵地战中显示出威力来,只有一百多米,虽是仰攻,但那精准的枪法还是给董刚连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损失。双方苦战在一起。
李伟在瑟瑟寒风中有点发抖。他用力裹住大衣,身子依旧感到寒冷。大烟瘾犯了,这难受劲甭提了。可这死冷的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哪里能享受那口福?将就一会吧。自己好歹也是个骑兵营长,原来在部队哪遭过这罪,本以为到日本人这里,能升官发财,却没想刚来就当运输队长。心里憋火呀。原来在部队,旅长是自己的妹夫,那还不是要风有风,要雨得雨,那是当大爷。现在可好,是当孙子。
李伟这一肚子的牢骚。
这也难怪,仗着他的妹妹嫁给崔星武做了第四房姨太太,他在部队就无法无天了,没有谁敢招惹他。哪想刚投奔日本人,就让他来运送dàn yào,来回一百多里地,这么冷的天气,想想都发怵。
他带着一个连一百多骑兵,押运着三十辆马爬犁,在雪地上前进着。
有士兵来报,前面有个树林,林子挺密,怕有埋伏,问是不是派几个人过去看看。他邹下眉头。天要黑了,还有几十里路,要是天黑赶不回去,看那老鬼子野田的脸色,还不把自己给吃了。不能耽搁了。阜新这一代胡子没有几个他不熟悉的,谅他们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再说自己好歹也有一百多人马,也是正规军,还怕几个胡子不成。
他下令快速通过,不能延迟。
张横、马如龙带二百骑兵埋伏在树林里。
这都是在上万人里挑选出来的战士,经过艰苦的训练,可以说是kàng ri先锋军中的精兵。他们骑术精湛,枪法出众,加上兵工厂给他们特制的短bu qiāng,战斗力绝对是不含糊的。看得出来,步兵对他们都嫉妒加羡慕。
这次伏击一定要打得漂亮,要让骑兵真正在战场上获得荣誉。
他们伏在树林里,伏在白雪上,用白色的披风把战马和人都包裹着,远远望去,这昏沉沉的天空里,真很难发现。
目标来了,五百米,四百米,二百米,一百米……
“打!”张横一声令下,二百来人bu qiāng轻ji qiāng一齐发射,一轮子弹打出,就有四五十个伪军落到马下。
“冲啊!”
二百匹训练有素的战马直立起身子来,二百个勇士飞身上马,二百把明晃晃的马刀映照着这昏暗的天空,给这死气沉沉的大地带来了一股一往无前的生气。
汤玉麟好马,组建了好几个骑兵旅。但他也只是偏好而已。他的骑兵旅没有经过真正的正式训练,骑兵大都是双枪兵,一手拿bu qiāng,一手拿烟枪,真打起仗来,不尿裤子就是好事了,被人戏称“高脚队”。看到这群如狼似虎的部队杀过来,看到那密如丛林的马刀,看到倒在地上的弟兄,早都腿发软了,那还敢还击,纷纷举起自己手中的枪,乖乖投降了。
张横的队伍还没打过瘾,战斗就结束了。在李伟的带头下,剩余接近一百个人全部投降,缴获战马一百五十匹,dàn yào四十辆马爬犁,自己未伤一个人,大获全胜。
带着这丰厚的战利品,他们凯旋而归。
在阜新城外一个小村庄里,张天宇不停的吸着烟,来回走着。不断有通讯参谋进来汇报敌我目前情况的电报,他都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思考。
罗忠吉、杨子升都在屋里,他们有条不紊的处理着军情电报,发号各种命令,却不打扰张天宇思考。他们都深深的知道,这场大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这将是kàng ri先锋军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的考验,是一场从未有过的血战。
张天宇身上担子很重。
张天宇现在心里一片澄明。
这次鬼子动真格的了,他们仅往朝阳方向进攻的就有一个师团二万五千人左右,还有一万多伪军,可谓来势汹汹啊!
部队在朝阳一带修整了将近一年,虽然说素质提高不少,士气正旺,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提升,但这硬碰硬作战还是心里底气不足。纵然底气不足,也要跟日军大战一场。要是临阵逃脱,那让世人怎么看自己,怎么看kàng ri先锋军?自己在朝阳一带树立的威信,培养的民心,建设的工厂不都毁于一旦吗?
绝不做逃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他下决心打赢这一仗。
这次,他亲自带队来到阜新县,经过周密计划,他要把日军阻击在朝阳之外,巩固自己在朝阳的成果,保护朝阳百姓的安危。
这才是军人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