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一路向西(2/2)
“是,是!大帅所言极是!政务院原准备设在武汉的汽车工业园就已经考虑缩小规模,除小车产业留下外,卡车基地准备移到附近孝感等地。”
“嗯。听说你在筹办新式教育的自强学堂?情况怎么样?”
“回大帅,筹办良好,校址等都已选定,争取尽快开学。不过师资方面还有点不足,武汉条件不如江南,恐怕招聘好的老师不容易啊---还请大帅多多支持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长期项目,你能亲自抓教育,是办的实事啊---本帅深感欣慰!不过既然是办新式教育,本帅以为不如直接叫武汉大学吧!至于师资问题,本帅会让教育部考虑给湖广一些特殊政策,中西部省份要开发就必须要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嘛!”
“多谢大帅---大帅点拨的是,就叫武汉大学吧,呵呵!”张之洞喜笑颜开,下巴的胡子都快活得飘起来了。他笑道:“说到中西部开发,卑职倒是想起来一个事情,西南商会一直抱怨地理限制阻碍了物流以致经贸始终赶不上江南!这不,听说大帅莅临武汉,西南总商会的几位代表请求大帅接见呢!”
见义勇公颌首同意,张之洞便向不远处三名商人招了招手。三人急忙来到李旭跟前请安,诚惶诚恐。张之洞一一向李旭介绍了三人,此三人都是西南总商会的头面人物,分别代表云贵川三省工商界。其中重庆人陆川江更是西南总商会会长,也是四川最大的民营财团合生集团董事长。其人文质彬彬,面白无须,仪表堂堂。年方五十,白手起家三十年而创办合生集团,端的是经营天才!旗下企业涉及交通航运、金融保险、工矿企业、教育卫生等等,又热心西南公益慈善,素有“陆大善人”之誉,名声播于天下。
李旭很亲自地和三人握手,然后笑道:“久仰陆老板大名啊,可惜一直无缘相见!听张大人说了西南工商界的抱怨,本帅也想多加了解实情。还望各位直言不讳,本帅洗耳恭听!”
三人见大名鼎鼎的义勇公态度和蔼,便不再拘谨,由陆川江代表他们发言。陆川江拱手道:“公爷关心西南经济,号召开发西南,西南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唉,可是西南崇山峻岭,地形艰险以致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就以这川江说吧,西南沟通江南和中原几乎全靠这条水道,可是川江险恶礁石无数,对航运威胁阻碍极大!历来川人自发清除礁石疏通航道,可惜人力物力有限,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李旭奇道:“本帅不是听说交通部水运局曾经派人专门负责川江航道的疏通吗?怎么没有落实吗?”
“回公爷,交通部是派人处理了,可是成效不大。小人今日求见大人也是为了川江航路一事,恳请大人为西南百姓解危脱难!”
李旭沉吟片刻,当即决定三日后即乘船沿长江西上直达重庆,沿途考察川江航道情况。并命交通部等单位派员跟随,要现场研究疏通航道的办法。
张之洞等人担心川江危险,每年船毁人亡之事不胜枚举,劝义勇公改陆路进川。李旭笑道:“川江攸关西南发展,本帅不亲自看看沿途情况,岂能放心?各位不必多言了!”
三日后,李旭一行分乘数条吃水浅的小火轮离开了武汉驶往长江上游。为了保证义勇公的安全,海军还专门紧急派来一艘打捞救生艇跟随护驾。
船过宜昌,进入三峡后,果然水流喘急险滩怪石密布,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但李旭却谈笑风生,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了解当地情况。陆川江说因为礁石险滩的缘故,川江运力大受影响,只能跑几十吨的小船。
交通部分管水运的副部长也报告---虽然水运局治理过川江航道,但限于技术能力对很多礁石险滩也无能为力!
李旭摇摇头,说:“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同志哥,古人尚有愚公移山之志,难道我们就没有人定胜天的勇气吗?”他扭头问科学院水利研究所所长:“你们水利所和大江大河打了一辈子交道,有没有办法?”
白发苍苍的水利所长想了想,说:“大人,办法肯定有。比如炸药炸掉礁石等,但这成本太高了!”
“疏通川江航道,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就是代价再大也必须干!水运局和水利所你们两家拿出个方案报上来,海军工程兵负责施工。”李旭斩钉截铁地说道:“无论如何,必须在三年内疏通川江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