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最后的枭雄 > 346,廷议战备

346,廷议战备(2/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地球的画风有些不对 邪王夜宠小毒妃 抗日之东北崛起 民以食为天 陆公子的绯闻女友 神级兵王学生 英雄学院之三色霸气 灾厄纪年 重生之雷神崛起 死亡边境之再续前缘

李旭自然听出了李鸿章话里有话,只是碍于金殿之上不好当着光绪皇帝的面骂人,免得史官记下一笔说义勇公无视皇帝咆哮金殿几无人臣之礼!只好忍住气,冷冰冰地说道:“制军大人,以本帅推断,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我大清国必与日本一战!”他看了一眼李鸿章,不咸不淡地继续说道:“届时还望少荃兄督促淮军、北洋小心应对,切勿轻敌大意,坏了国事!”

众人见义勇公说的如此肯定,不免窃窃私议。年轻的光绪帝也颇为紧张---他虽然年轻,但也知道军国大事当不得儿戏!既然当朝一品以知兵善战著称的抚远大将军敢当众如此肯定清日必有一战,心里也暗自忧虑。忙问道:“大将军如此肯定必有定见,朕想知道如何应对?”

“回皇上,臣以为当尽快开发东北备边以防战事。若日人见我准备充分,尚有可能不敢轻启战端!纵然战争爆发,只要朝廷在东北准备充分,打败倭寇并非难事---眼下的问题是东北人烟稀少,开发不力。一旦战事爆发,倭寇可以长驱直入而无后顾之忧,亦不利大清边疆防备也!”

东北被满清视为龙兴之地而成为禁脔,开国百余年严禁汉人出关甚至为维护“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重地”而修筑边墙。这种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土堤,上植柳条,故又称柳条边的边墙始筑于皇太极崇德三年,康熙二十年基本完成,后来在部分地段有所扩展。

以辽宁威远堡镇为交点向东南、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呈人字形。东段从威远堡镇向东南到辽宁凤城,西段自威远堡镇向西南至山海关与长城相连,这两段全长九百七十多公里,因修建时间较早而称“老边”,由盛京将军管辖。北段自威远堡镇向东北到吉林法特镇,全长约三百四十多公里,相对于“老边”而称“新边”,由吉林将军管辖。

道光二十年以后,东北放垦弛禁,柳条边也随之基本废驰。此后,满清朝廷出于通过开发东北进而增加税收、缓解土地矛盾的目的,在咸丰十年废弃了柳条边墙,在官府层面上开始准许老百姓移民东北。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且东北天寒地冻,蛮荒一片。民间对移民东北的热情显然不如经济发达的江南更吸引人,移民极其有限!

现在李旭提出为防御东北而加大移民开发力度,自然引起众人的议论。世铎认为东北民生凋敝,的确不利抵御战事,应该加大开发力度。军机大臣张之万也认为修建京城到盛京的铁路能够改善交通,有利于民间移民。奕譞、奕劻等皇族虽然不反对移民东北开发东北,但认为龙兴之地还是要适当控制开发以免损伤“龙脉”。李鸿章则害怕义勇军借修铁路涉足东北---旅顺军港已经落成,东北也就自然被视为北洋的势力范围了!遂主张由其建立的天津铁路公司负责承建出关铁路。

廷议持续了一个白天,午间还由光绪皇帝赐宴各位王公大臣陪着皇帝用膳。廷议基本上确定了修建出关铁路连同京畿和关外盛京,并且朝廷鼓励移民东北以加快开发东北边疆,加强应对未来战争的准备。

至于义勇公提出全**队统一制式装备以保障后勤补给的建议,李鸿章认为这不过是李旭想要控制淮军的一个阴谋而已---如果使用义勇军生产的武器dàn yào,还不得听命义勇军吗?如果不听命义勇军则可能被断了武器dàn yào的供给,那可怎么办?没有dàn yào的枪炮还不如打狗棍呢!

所以,李鸿章断然拒绝了义勇公的建议,他宁愿花高价向洋人购买武器dàn yào也绝不能被义勇军掐住了脖子---不过,对于李旭愿意送给淮军一批马克沁ji qiāng他倒是深表欢迎。在李鸿章看来,马克沁ji qiāng就那么几挺,哪怕子弹被义勇军控制了也无所谓,不用就是了,影响不了淮军大局!

夕阳西沉,紫禁城的落日余晖显得格外苍凉。李旭和一帮王公大臣三三两两地步出养心殿高大的大门,沿着石板道慢慢地向宫门走去。斜阳将这群大清国的掌权重臣们的身影长长得拖在地上,猛然看去仿佛鬼魅一般令人忐忑不安。

李旭没有和其他人说话,独自走在众人头里,身影显得那样孤单却又显得那样与众不同,仿佛是领着众人向外面的世界走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数据道君,掉线边缘疯狂试探 这个巫师只想开宗立派 开局自创吸功大法,我以众生为粮 什么利维坦?我是东海龙王!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我!督公之躯,权倾天下 灰沼领主,从生物改造开始 从契约狗王下司犬开始长生 霍格沃茨的囚徒 从每日结算开始武道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