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航空先驱(2/2)
义勇军对热气球的运用也和西方军队差不多,侦察敌情、引导炮兵,旗语通讯等---在远东将热气球投入军事用途也是义勇军首开先河,而且也就这几年的事情。不过现在航空研究所和军工部门合作在热气球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软式飞艇---在巨大的皮革制成的气囊下的吊篮安装了小型汽油发动机带动螺旋浆推进飞艇前进,同时在飞艇尾部加装可调节控制的尾舵,这样就可以实现飞艇按照人们的要求确定飞行方向!
石保国甚至突发奇想地将shou liu dàn带上了吊篮然后从空中往地面投掷---原始的空中轰炸诞生了!受此启发,李禄下令兵工厂研发了一种便于携带、投掷和威力比shou liu dàn更大的zhà dàn专用于飞艇使用---飞艇的飞行距离可比大炮远多了,如果用大批飞艇携带zhà dàn突袭敌人后方的兵力、物资集结地甚至敌人的城市,那效果不就是义勇公多次指出的所谓战略轰炸吗?
不过现在李旭看到的飞艇轰炸还只是一种简化版的表演,一艘看上去很吓人的庞然大物一样的飞艇慢悠悠地在靶场上空往地面扔shou liu dàn和zhà dàn,甚至还有一挺马克沁ji qiāng对地面扫射---巨大的bào zhà声震耳欲聋,声势端的惊人!
李旭和义勇军的高官们兴趣盎然地观看着飞艇的凌空轰炸,评价着这种新的作战方式带来的效果和意义!石保国坦言由于飞艇还是受到了风力的绝对影响,并不容易控制其飞行方向。而且飞艇的特性只能做到水平轰炸,精准度有限。同时目前技术情况下,飞艇的载荷也有限,实战效果与其说惊人还不如说“吓人”更合适---战术使用受到环境影响较大,更不要说战略作用了!
李旭同意石保国的看法,虽然飞艇比热气球先进了一步但军事用途还是有限。虽然可以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原始的空中轰炸,但其效果实在不敢令人指望太大!但是这毕竟是可以使用的一种打击手段,而且其对敌人的心理打击作用巨大---这年头还没有高射炮,一般火力对来自天空的威胁也无能为力---只能挨打无法还手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万分沮丧的事情!热气球、飞艇之类的飞行器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地面的攻击,而是自身的生产质量和狂风暴雨。
李旭对飞艇和空中轰炸的概念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大胆实验、大胆创新值得肯定---现在没用不等于将来没用!任hé xin生事物都有一个摸索发展乃至成熟完善的过程,大胆创新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李旭还提醒航空研究所的精英们,软式飞艇不好控制,可以试验硬式飞艇---他记得历史上德国人搞得齐柏林飞艇就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硬式飞艇,甚至可以飞越大西洋!而且在一战时也多次用于空中轰炸英国本土,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也许在飞机还没有成熟前,可以先搞一点飞艇玩玩嘛!
航空研究所进展最慢、困难最多、失败最多甚至死人最多的就是火箭方面的研究---但这恰恰是李旭最关心的研究工作!这次的观摩没有任何火箭方面的现场展示,除了几个模型。但是,李旭并没有失望---他当然知道火箭是未来的镇国利器,是绝对的战略性武器但他从来就没有指望过在晚清就发明了东风系列火箭---那也太不靠谱了吧!
而且李旭也知道火箭研究工作出现了几次重大事故,其中一次当场炸死了二十多人差点将义勇军的火箭专家们一网打尽---损失之惨重令人痛心,以致义勇军内部有人提出暂停火箭研发工作,停止投入大批经费!
但是李旭没有丝毫动摇对火箭研究的支持,他亲自参加了为火箭研究牺牲的科学家们的追悼会。在高度评价了逝者功绩的同时,他激昂地大声问在场的人们---我们被死亡吓到了吗?我们被困难吓到了吗?我们还有没有勇气继续前进去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我们的征程不是灿烂银河的星辰大海吗?失败乃成功之母,难道我们能让同袍的鲜血白流吗?
追悼会现场的火箭专家和航空精英们无不热泪盈眶,斗志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