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政治宣传(补发)(2/2)
于是有关部门根据中央的指示,网罗戏曲人才精心组织,两个月内就首批编写了八个gē gong song dé的剧目---智取清屏山、明灯记、红色义勇军等等,在京剧、秦腔、昆曲等戏曲传统坐唱念打技艺上推陈出新,新词新调新花样。
文化部将剧目送审并请义勇公题词。李旭一看---好家伙,样板戏啊!遂毫不犹豫,提笔刷刷刷写了几个大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自此,八个样板戏流行全国,长年累月的演出了好几年,影响深远---好听好演还好唱,老百姓几乎人人都能哼两句,被史家誉为晚清经典剧目!
在大搞样板戏的同时,义勇军的宣传部门还陆续推出了一批更加适合街头巷尾向老百姓进行宣传的评书,内容都是义勇军的战斗事迹和英雄人物。范横溪还指示各地宣传部门专门网罗了一批民间说书人在茶馆酒楼、大街小巷、码头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大说特说,效果相当不错。
李旭也曾微服化装前来一探究竟---现在他的标准像在全国各地上报上墙,人人都熟连鬼都认识他了---想要随便换套衣服就微服私访是不可能了,只能化装私访!
李旭来到秦淮河边一家说书茶馆,大厅里人山人海满满当当全是听众。台上一个胖子说书人长袍马褂地正在桌子后面说得吐沫横飞。这回书说的是新出炉的评书《义勇军英雄传》,正说到牛大勇夜夺三寨的故事。
“...各位,那牛大勇牛爷爷是咱义勇公麾下头号猛将啊,向来是义勇军的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长得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横推八马倒倒掖九牛回---乃是天上巨灵神临凡,活脱脱程咬金再世啊!两个眼睛长得跟灯泡似的---哎,各位看官,见过灯泡吧?牛爷爷那两眼瞪起来就跟明亮牌灯泡似的贼亮贼亮---明亮牌灯泡,又明又亮,经久耐用,亮上一整天只需三分钱!您瞅准喽明亮牌灯泡…”
观众们正听得过瘾冷不丁冒出了广告,台下顿时嘘声一片。
瓜娃子的,这说书还带插播广告!李旭心里笑骂,暗想这商品经济算是在江南扎根落户了,广告无处不在啊!不过他对宣传还是感到满意的,沈思德他们想了不少点子来宣传义勇军,值得肯定啊!而且现在又没有后世广播电视之类的媒介,靠着目前这种简单的戏剧评书和报纸传播小半年就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宣传成绩,实属不易啊---嗯,值得表扬!
在随后的铁血会中央会议上,李旭公开表扬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肯定了沈思德他们的成绩,要求相关部门的同志们再接再厉,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将政治思想建设向深度广度推进,将五个一工程进行到底!
义勇公对宣传活动的肯定和对沈思德等人的表彰激发了铁血会各级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热情,强化政治思想建设和扩大宣传义勇公及义勇军的丰功伟绩也进一步成为这段时期各地铁血会的首要工作---谁不希望做出点成绩得到中央的表扬和义勇公的青睐呢?
于是各地铁血会的头头脑脑们都在想办法出主意深挖宣传潜力---大家明白强化思想建设是内部的事情,容易引人注目和出成绩的是对外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己能不能有成绩不是光靠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更要大声吆喝啊!
坐镇西安负责大西北铁血会工作的刘世光已经五十多岁了,作为老资格的铁血会高级领导和政治经验丰富的政客官僚,他深知当前铁血会工作是一手抓思想一手抓宣传---两手都要硬!可眼下全国宣传如火如荼,自己要怎么才能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突出一下呢?望着墙上义勇公严肃的画像,忽然灵机一动---别人宣传用京剧评书,咱陕北有民歌啊,如果能用老百姓的歌声唱出老百姓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