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轩然大波(2/2)
李旭听到戴姆勒这个名字,心里一愣,心想这位不会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汽车大师吧?他微笑着和戴姆勒握手,对他帮助建厂表示感谢并请他继续在大清国工作,协助生产和研发内燃机。
当众人讨论到目前的内燃机烧煤气太麻烦时,李旭脱口而出为什么不能烧汽油?义勇侯的话令众人一愣,这个年代已经出现了汽油,只是没有煤油那么出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史国良等专家们当然知道汽油是什么东西但却从来没想到内燃机能烧这玩意儿!
但是李旭的话提醒了众人,特别是戴姆勒这个协助奥托发明四冲程内燃机的家伙---他一直在考虑用什么东西替代煤气作为内燃机的燃料。听了义勇侯的话,德国人的褐色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思索着汽油取代煤气的可能性---李旭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再次用后世的历史经验影响了历史!
很快在两年后,戴姆勒和科学院携手发明了真正的汽油内燃机,其转速相比奥托内燃机提高到一千转---更重要的是,汽油内燃机的出现使汽车的诞生成为可能,也使得李旭终于有了可以领先世界军事力量的可能!
岁月荏苒,白驹过隙,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1882年。这一年是光绪八年,大清国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变成了慈禧太后一人专权。是年五月在陕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事,也引起了朝野动荡不安。
义勇军在江南大力推行建立乡村zhèng quán,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乡绅控制广大农村的权利,瓦解了宗族势力。大半年的zhèng quán下乡活动并没有在江南各地引发什么风波,发达的工商经济轻而易举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很快在满心欢喜的农业资本家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迅速转换了广大乡村的治理模式,初步建立起来了比较完善的乡村基层政府。
当江南取得了zhèng quán下乡的初步成功后,义勇军政务院同意了刘世光在陕西开始推行zhèng quán下乡的请求,批准陕西开始全省建立乡村基层政府。光绪八年初,铁血会、政务院联名下发zhèng quán下乡指导文件,要求陕西率先在西北开展试点工作并在江南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完善大西北zhèng quán下乡的工作经验,为日后在大西北各地推广zhèng quán下乡奠定基础。
对此,刘世光极为重视该项工作,亲自部署,下达工作指令。铁血会中央和政务院也派出专门人员赶赴陕西指导工作。三月,中办、国办再次联署发文,要求陕西在开展zhèng quán下乡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陕西和江南的差异性,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各地出现的工作问题,解决当地矛盾。
刘世光是个有魄力的人,深得李旭和义勇军高层的信任和倚重,独当一面执政大西北的经济和陕西全省行政事务,雄心勃勃希望将义勇军的新政迅速实施。他认为陕西经过义勇军的全力开发,经济上已经和江南接轨,工商意识在西北独领fēng sāo。又经过西捻和回乱的战争洗涤,全省各地大部分土豪劣绅死的死逃的逃,农村的传统势力已经被大大的削弱,有利于zhèng quán下乡工作的迅速展开。加上河南、山西等地的大规模移民的到来,也必须尽快建立乡村基层zhèng quán,掌控广大的农村地区。
于是,刘世光在精心部署后,迅速在全省推广zhèng quán下乡。起步阶段工作十分顺利,大批义勇军的青年干部深入陕西各地,在经济较发达的西安和战争清洗较干净的陕北等地,基层政府建立得很是顺利,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反对和抗拒。
然而在较为贫困的商州地区,zhèng quán下乡工作却阻力极大。商州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山区一带,民风彪悍,宗族意识强烈。当地经济落后,山区闭塞,保守的乡绅又未过多受到战争的清洗,而且很是抱团,使得刘世光派出的工作队工作难以开展。
为此刘世光撤换了当地反感义勇军的知府和几个知县,这使得工作队和当地的保守势力的对立更加激烈。四月中旬,义勇军派驻商州的知府在商洛山中调研时遭到当地乡绅勾结山匪突然袭击,商州知府、铁血会当地的书记以及工作队数十名青年干部全部遇难,一时震惊了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