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最后的枭雄 > 204,派遣干部

204,派遣干部(2/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地球的画风有些不对 邪王夜宠小毒妃 抗日之东北崛起 民以食为天 陆公子的绯闻女友 神级兵王学生 英雄学院之三色霸气 灾厄纪年 重生之雷神崛起 死亡边境之再续前缘

送走了黄天爵,李旭想到了一件大事。十余年来义勇军已经培养了大批地方干部,目前已经有不少干部分散在东南五省和西北陕甘等地工作,掌控了当地的行政管理工作。然而这对李旭来说还不够,他还需要将大批干部渗透进大清国的各个地方。

虽然有些地方特别是北方各地李旭还力有不逮,无法有效渗透。但是毗邻东南五省的两广、湖广地区却是李旭志在必得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因为深受东南五省的影响而日趋和李旭控制的地盘关系紧密,当地日趋活跃的经济也需要更懂经济管理的干部。李旭慢慢地在办公室踱步,思索着怎样更好更快地渗透进两广、湖广地区。

自同治十三年初,五溪干校就升格为金陵行政学院了,总部也从南昌搬迁到了江宁。李旭依然还是行政学院的院长,主管学员日常工作的是副院长沈思德。金陵干院主要培养培训中高级行政管理干部,同时在东南五省各省也建立了干部学校培养培训初级行政管理干部。铁血会组织部负责管理各地干校干院的管理教育,金陵干院为三年制,各省干校为二年制教育,只有干校毕业生才能报考金陵干院继续深造。

李旭要求干校干院面向全国招生,努力培养全国各地的干部人才,便于今后在各地开展工作。沈思德则大力推行李旭的指示,采取xi nǎo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培训了大批青年学生。每年培养出来的约两千名狂热的干部全部加入了铁血会,并且很快就投入到了各地的行政机关或者官署工作,成为义勇军控制地方行政的主力。

大清国各地的青年士子也改变了对义勇军干校的看法,不仅是那些出身寒门的穷苦学子和对朝廷科举绝望不满的士子纷纷投考义勇军的干校,就是那些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也纷纷报考干校---义勇军声望势力如日中天,谁不希望靠上这棵大树呢?何况义勇军的干部工资高待遇好福利多,虽然不是朝廷命官,可比朝廷命官待遇好多了。

而且义勇侯手下的干部转换成朝廷命官也方便,只要义勇侯一纸公文,吏部乖乖遵命,以致现在许多官员被称为“东选”---先当义勇军干部再成为朝廷命官已经是一条曲线当官的道路了。

不过当义勇军的干部可不容易,不是干校干院毕业,门都没有!但考干校比考科举容易,不用考那些乱七八糟的八股文,但要懂西方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经世济用的道理。

经过几年的干校干院xi nǎo,几乎所有毕业的干部学员学生都成了铁血会和义勇军的铁杆。他们无一例外地坚定支持义勇侯及其义勇军势力,渴望改变大清国落后的局面,复兴中华!许多人将护国安民立志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干部成了李旭最宝贵的财富和强大的力量,他们将成为义勇军控制地盘的坚强骨干。

现在李旭要把这些热血沸腾的年轻干部们派往全国各地,让他们成为义勇军的先锋。眼下湖广总督是李瀚章、两广总督是英翰,要想派遣干部渗透上述地区,这俩人是绕不过去的坎。

英翰原是安徽巡抚,和李旭并不很熟。但他新任两广总督,对两广地区控制力有限。而且两广素来经济活跃,当地绅民早就艳羡江南的工商管理合理有序,也强烈要求两广官府向东南五省学习,顺应经济管理的潮流!

英翰虽不是洋务派干将,人却很聪明,知道不能得罪义勇侯这等强人。故此主动顺应民情,请李旭派来大批干部充任总督衙门幕僚---反正义勇侯愿意掏钱养这些幕僚,而这些幕僚又能干事,何乐而不为呢?左宗棠都不怕将陕甘大事小情交给李旭的人打理,两广怕什么!

李瀚章可不同,他是李鸿章的哥哥!自然明白弟弟对李旭的忌讳。但是湖广就在江南的边上,经济关系密切,李瀚章也压不住湖广min yi。他虽然不想李旭的势力伸进湖广地区,可是架不住手下官员和民间乡绅的强烈要求,只好默认各地官府聘用义勇军的干部充任幕僚---就是总督衙门也慢慢的不得不接受义勇军的干部出任管理工商经济的幕僚!

大清国除了义勇军的人懂经济管理,还有谁懂啊?李瀚章也不想湖广的经济发展太难看,毕竟他这个总督总得有点政绩啊!

李旭不动声色地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慢慢将大批青年干部派遣进入湖广、两广,下一步就是想方设法把干部安chā jin入西南。然后是中原,最后是北方各地。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数据道君,掉线边缘疯狂试探 这个巫师只想开宗立派 开局自创吸功大法,我以众生为粮 什么利维坦?我是东海龙王!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我!督公之躯,权倾天下 灰沼领主,从生物改造开始 从契约狗王下司犬开始长生 霍格沃茨的囚徒 从每日结算开始武道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