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赠情郎(2/2)
“雪婴姑娘,雪婴姑娘快醒醒,快醒醒啊。”老婆婆轻声唤道。
我揉了揉眼睛,懒懒地说道:“爷爷,什么事啊?”
待看清来人时,才发现早已物事皆非。随即缓了缓神,才又道:“老婆婆,怎么了?”
“哎呀雪婴姑娘,穆公子一大早便不见了,只留下了这封信和这支笛子。”老婆婆连忙将信和笛子都递给了我。
我一个激灵,连忙翻起身来接过信瞧:
雪婴,不辞而别,实乃无奈之举。然则要事在身,无奈先行一步,勿怪。余下之事,我皆已妥当安排,何老伯一家心地善良,你暂且在此住下。此枚玉佩温润通透,尚可换些钱币交与老伯,作为答谢。此白玉凤笛,你且收下,可作解忧之用。待吾归。
穆苏字。
“穆苏哥哥走了,他让我把这枚玉佩交给你们,作为答谢。”我倒出装在信封里的玉佩交给了老婆婆,自己却陷入彷徨不安之中。
我不明白穆苏为何留下这支笛子给我,我连笛子都不会吹,又谈何解忧。抚摸着笛身,心神渐渐迷惘。
“老婆婆,你说穆苏哥哥还会回来吗?他说让我先住在这儿,还说他办完事就来接我去王城,王城好玩吗?”
“当然好玩啦!”从门外突然冲进来一个小个子的小娃娃,奶声奶气的叫着,身高还不及饭桌,粗布麻衣,小脸微黄,干瘦的身子裹在麻衣里,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问道:“小东西,你怎么知道呢?”
“爷爷带我去过镇上的集市,那里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爷爷还说城里有更加多的东西,更加好玩呢。”小蛮手舞足蹈,说得正兴。
天真的样子就像当初的我,听着爷爷说着谷外有趣的事情,向往着谷外热闹的街市。
“小蛮说得对,商丘是宋国的王都,据说也是宋国最繁荣的都城。雪婴姑娘你就放心吧,穆公子既然答应了你就一定会来接你,你就先安心住在我们这儿好了。”老婆婆拍着我的手安慰道。
何老伯一家并不是宋国人,我此刻亦在别国的土地上,乃燕之地。杏花村便是燕国境内与不咸山毗邻的一个村落。
此刻我衣衫单薄不方便,何老伯便也在外屋喊着:“对啊雪婴姑娘,你就安心住在这儿,老头子的儿子儿媳都死了,就剩下这么个孙子在身边,你能住在这儿我们都很高兴呢。”
从此我便在何老伯家住了下来。宝宝自那早也不见,因为担心何老伯一家看着害怕,我便将它遣走了,不过它在附近山里也能自己找到吃食,也能循着我的气息找到我,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它了。
闲时我也会帮着老婆婆干些家务,何老伯一家世代为农,都不识字,小蛮也没机会识字。村子里起初还有个教书先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搬走了,如今再没人教授这村里的人,这样一代代的,就都成文盲了。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觉着识点字总是好的,便开始教小蛮识些常用的简单的字,到后来还组织起村里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来识字,因为也不收什么费用,村子里一些生活过得富裕点的农人还为此送了些蔬菜鸡蛋的前来答谢,久而久之,倒是让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半个多月后。
“孩子们,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吗?”我看着挤在何老伯院子里坐着的几排小孩子大孩子问道。我很喜欢现在这种亲近的感觉,被拥在一群人中,欢歌笑语的,能让人忘忧。
“会。”孩子们齐声回答。
“好,那都写给我看看吧。”
片刻后。
“嗯,小蛮写得不错,阿牛也写得不错,都不错都不错啊,接下来我们复习下前些天教过的字,好不好。”我在一块木板上用木炭写了几个字,转身对孩子们说道:“这两个字怎么读啊?”
“善、良。”参差不齐的声音响起。
“乌奇,你怎么不念呢?”走到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儿身边,弯下腰问道。
“我……我……”女孩儿身穿青花粗布白裙,梳着两个大辨子,头上裹着一块同花色的头巾,清丽容颜,淡秀如水。
“咦,你拿的什么啊?给我也看看?”我瞅着女孩儿藏在身后的双臂,好奇的问。
“没……没什么。”她躲躲闪闪,连脸也红了。
“雪婴姐姐,乌奇姐姐拿的是桃花呀,我刚刚来的时候还看见她偷偷拿出来瞧呢。”一旁的阿牛说道。
“桃花?那为什么我不能看哪?”我更好奇了。
“因为那是给隔壁桑良哥哥的呗。”小蛮突然奶声奶气地插话。
“给桑良?为什么要给桑良?”
“明天是桃花节,像乌奇姐姐这么大的女孩子,如果有了心仪的男孩子就可以在这一天拿着桃花送给他,如果那个男孩子接受了就表示他接受了那个女孩子的表白啦。”阿牛比小蛮大许多,知道的事也多些,便抢着解释。
桃花节,不知道穆苏哥哥办完事了没有。没有预兆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张比白孔雀还漂亮的脸来,耳畔回荡着他那似不在乎任何事情的淡漠的声音,竟会是那样溺耳,那样动听。
穆苏哥哥,你在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