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结婚(1/2)
腊月初七,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太平出发了。
智贤家没有院子,智贤母亲考虑到大女儿出稼的时候都没有大办,为了统一起见,决定只请三辈人送女儿。智贤的堂爷爷,叔叔和自己要好的堂妹。
当晚,迎亲的人被分散安在了邻居家里。
腊月初八天还没亮,智贤老妈就起来做早饭,要好好招待男方的人。
小伙儿们都自觉的来到了智贤家吃早饭。
老丈人准备了长杆子和绳子绑家具。由于全是山路又没有通车,所以只有靠人抬了。
母亲给女儿缝了两件新的棉衣,准备了两个烧水的壶还有剪刀和装针线的竹撮箕。
智贤在屋里拉着母亲依依不舍,哭声传出屋子。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这是发自内心的依依不舍。
“快把衣服换上,外面还等着。”大姐智英拉开二妹。
智贤换上了母亲为自己做的碎红小花棉衣。梳着两个小辫子。
孙朋俊心急如焚,怎么还不见出来,他真想进去看看。正在这时大姨姐拉着智贤出来了,他真想拉住她的手。但是只能在旁边看着。
送亲的除了村里的三辈人之外还有智贤的二弟三弟大姐和三妹。四妹和四弟哭着闹着要去,被母亲拦住了。
山路歧岖狭窄,小伙儿们小心翼翼的踩在路上,生怕把人家的家具弄坏了,累了就停下歇一会儿再继续赶路。
孙朋俊找的一辆拉家具的货车早已停在路边等候。家具搬上货车,孙朋发和两个年轻人就坐上车子出发了。其他的人则是由孙朋俊统一买票一起上了一辆大巴车。大巴车行驶在路上,窗户外的风景疾驰而过。有人高兴,有人伤心,就要离开这熟悉的大山了。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未来的日子是苦是甜谁也不知道。
孙家院子里热闹非凡。,院子里摆满了桌子板凳,有人在打扑克。有人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来忙去,还有几个人在剁猪肉丸子。所谓酒碗就是桌上摆九碗菜,最巴实的就是刀卷圆子。九个菜准备得差不多了,蒸菜也上笼了,其它的菜就等新人到了直接下锅炒就行了。
这些厨师和帮忙的全是队上的人,只要哪家有酒碗要办都会找他们帮忙。菜也差不多了,都坐在一起闲聊。“怎么还不来,肚子都饿了。”
“听说新娘子长得很乖。你们见过没有?”
“见过,长得好看,特别说话很温柔……”
外面一阵边炮声响起,有人喊,“新娘子来了……”
几个女人纷纷出去看热闹去了。
小伙儿子们满头大汗的抬着家具,表情十分疲惫,“让开让开,肩膀疼死了。”
看热闹的纷纷让出一条道,家具接着往屋里抬。大家都议论纷纷很是羡慕。一个穿碎红小花棉衣的女孩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乌黑的头发扎着两根辫子。面对大家的围观,新娘子难免有些娇羞,脸色有些红。她经过人们的视线进入堂屋坐了下来。
孙朋俊的老爹老妈赶紧凑上来热情的招呼送亲客人。送亲的人都坐在堂屋里。
帮忙的人赶忙端来茶水递给送亲人。
厨师们继续忙着炒菜。帮忙的人摆碗摆筷端菜上桌。送亲的人被安排坐在堂屋里吃饭。简单的九个土碗香气扑鼻,热闹的气氛填满整个院子。
孙朋俊带着新娘子一桌桌的敬酒,每到之外,孙朋俊都会介绍如何称呼长辈。她都会笑意盈盈温柔的称呼。
孙朋俊敬完酒和智贤坐在堂屋里吃饭,几个小伙儿子端着酒杯进来了,“今天你是新郎官儿,我们手里的白酒你把它干了。”
孙朋俊看着他们手里满满的白酒,直摇头,“你们就饶了我吧,刚才我敬酒的时候已经喝的差不多了。”
一个端着满碗肥砣砣的人说,“你不喝酒也可以把这碗菜给吃了。”
孙朋俊的脸上已经变红了,他实在无奈只好接过碗,挑着里面的菜往嘴里塞。
身后的几个朋友都瞪着大眼睛监督着,偷偷的笑着。
智贤坐在旁边端着碗,斯斯文文的吃着饭,一言不发。送亲的人更是只顾着自己吃,没有人敢搀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