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孙承宗谈军事(二)(2/2)
“还有朕想问老爱卿,这辽东由谁来主持呢?袁崇焕离开,杜文焕代理朕觉得有些不放心。”朱由检询问。
“天启帝在的时候老臣说过大明驻守辽东最佳人员乃袁崇焕,如今老臣还是这句话。”
“哦?看来老爱卿很是推崇袁崇焕的。听说他有平辽方略,那就宣他进京。朕也听听。”朱由检真想听听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到底有什么可取之处让历史上的崇祯帝对他如此是信任?且孙承宗又如此推崇?
“老臣听过他的平辽方略,实在是有独到自处。老臣甚是佩服。”孙承宗笑了笑。
“还有一事,朕想问问老爱卿,朕发现大明往来的消息传递都是马匹,为啥不能用鸽子?”这是朱由检一直想问的,飞鸽传书很早就有了,可是大明还是一直都用马匹传递消息。
“回皇上,不是所有的鸽子都能用的,只有专门训练的信鸽才能使用。大明是有的,但是无法大量使用,原因有几点:其一,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对鸽子进行训练,所需要的时间很长。其二,鸽子只能单方向的飞行,比如在北京养的鸽子,带到西安去,它能往北京送信;带到南京去,它也能往北京送信。但它不能从北京往外送信,也不能从西安往南京送信。所以要大规模的使用花费的银两是非常庞大的,几乎不可能。其三,不稳定及不安全。飞鸽传书并不能确保书信传送到目的地。鸽子的天敌很多,如老鹰等猛禽,传书过程中鸽子有可能被老鹰吃掉,还有天气的原因,比如辽东天气比较恶劣鸽子容易在途中受伤,生病。所以即使使用也往往不只放一只鸽子回来,一般都是三五只一起放出,这样才能保证。可这样的子花费的时间,银两就更多了。因此只是临时紧急时刻的使用。”孙承宗很详细的讲解道。
“哦。多谢老爱卿,那今日就聊到这,朕今日终于对辽东有所了解。老爱卿就跟朕一起用晚膳吧。”
“谢皇上。老臣看见皇上如此好学,而且能看出皮岛的驻军的弊端,老臣心甚为宽慰。”孙承宗没想到朱由检比朱由校强多了。
而后每两日朱由检就让孙承宗来军机处进行讲解军事。直到袁可立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