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淳朴的百姓(2/2)
走进一看,也是熟人,此煤矿的管事确实自家府上官家赵伯的儿子,赵焕强。
“草民赵焕强,见过寅长史,今日寅长史怎的有空来这污秽场地,几位快快请入房内歇息,场外灰尘弥漫,脏了寅长史的衣裳!”赵焕强上前行礼说道。
说罢边将众人引进矿场内修建的几顶木质小屋内。
“焕强,不错嘛,这矿场被你经营的有声有色嘛。”寅生笑着说道。
“不敢不敢,寅长史过誉了,草民有今日全靠寅长史的提点。”赵焕强连忙说道。
“那也是靠你们在支持本县,没有你们,这县内的各铁匠铺又只能烧木炭了啊!这煤矿每日能产煤多少石?”寅生说道。
“不敢当,回寅长史,这煤矿每日采煤筛选后,运往周至县城内每日约十车左右,大致约近百石。”赵焕强回道。
“那每日劳作的劳工多少个?”寅生又问道。
“这煤矿场固定的庸工为三十五人,寅长史下令每日结米二斗政令下达后,劳工现在约有近百人左右。”赵焕强回道。
寅生内心换算了一下,这近一百人劳作,每日产量才五吨左右,效率也太低了。
寅生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才能增加产量,毕竟这煤矿在自己辖区,从土里面挖金子啊!
这后世哪一个煤老板不是富的直流油,而自己这空守着十几万吨储量的煤矿,无法开发,太揪心了!
众人见寅长史眉头紧锁,不说话,思索着什么。
赵焕强也是大气不敢出,虽说自己老爹赵伯在县令府上做官家,但是假如这矿场事儿没做好,不说丢了这肥差,回去老爹那里也不好交代。
寅生倒不是嫌弃赵焕强这个煤矿点没管理好,也不是嫌弃人手不够,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大型机械化作业施工,全靠方才所见到的镐头挖,簸箕和小推车转运。
煤炭堆积至仓储点用马车运送至周至县城,也只能如此了,也思索不出来更有效的提升作业效率的方法了!
思索了一会便不再想了,问道:“赵焕强,听德胜说你这煤矿点本官给你送来发放给劳工的米没有发下去,是怎么一回事?”
“哎哟,寅长史,草民哪敢不发啊,你看旁边那屋里面,这米都快堆到屋顶了。每天日落前草民都将这些劳工集中至此求着他们领啊!”赵焕强哭诉道。
“那为何发放不下去?”寅生问道。
“起先草民也不知晓啊,灾荒年时哪敢将这屯米的粮仓这么摆,不都是重兵看守嘛,这倒好,放在这里门都不关,求着给都不要,真是稀奇古怪啊……”赵焕强说道。
“说重点,百姓们为何不领这米?”寅生见他东拉西扯,眉头一皱打断道。
“好好!后来草民拉住他们一问,才晓得是寅长史您发出通告说是要在城外大兴土木,
钱粮不够又不强征他们服庸役,故而才会主动不收这米,为的就是给寅长史节省钱粮!”赵焕强感叹道。
“晤……这个年代的百姓真的淳朴啊,这样,你将他们先暂缓劳作,集中过来!”寅生说道。
“好,草民马上就去!”赵焕强说罢边小跑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