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为大唐修条路 > 第二十六章 鼓风机面世

第二十六章 鼓风机面世(2/2)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开光眼 抗日之我只是个炊事员 这个妖女有点凶 我的装备锻造屋 小白龙的奋斗史 超级推荐位 大神诸天 带着联盟系统穿越诸天 超级气修 诸天超神话

好吧!然而穿越回大唐,不仅升官发财了,就连学历都给自己提升了,美滋滋呀!

见二人争执不下,寅生苦笑连连,连忙从中劝解。

承诺在陆府多停留几日给几个录事参军讲解作战制图学,陆呈启都督才作罢,不打寅生的主意了。

就这样,寅生不得不又在都督府内多停留了几日,上午讲行军制图学,下午给众多的工匠们讲解高炉鼓风机部件的制作方法以及零部件的图样画法。这一来二去寅生却在凉州城的教育圈子里慢慢地小有名气起来了,而寅生也十足地过了一把读书人的瘾。

每日都换做读书人的青衣长衫,半长不长的头发扎在一团小小的青色方巾之中,配合着他那挺拔的身材,俊朗的脸庞还颇有另一番风味!

而他也十分受用的被人尊称为“寅博士”,背着一只手中捏一本繁体大字都识不全的书卷,另一只手却抚着下巴。这左一个寅博士,右一个寅博士,当下都有点飘飘然。

但是有点太出戏了,一不小心就联想到后世的高等学府里的教授级别人物。

嗯……嗯……不错,古代人还是很有眼光滴!

……

大唐的匠人们的学习能力和创作力都是一流的,短短一周时间,寅生连教带做的,终于将鼓风机的几个重要零部件制作了出来。

望着这个长约八米,宽约五米,巨大而丑陋无比的家伙,寅生十分汗颜,实在是不能和后世的巴掌大小的鼓风机联系起来。

寅生咧咧嘴,没法!就这玩意已经是这几个军伍专用工匠加两个工部派来协助的工匠一起经过不懈努力,勉强将其组装起来的。

因为每个人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中间还混淆了几次“寅尺”的刻度与当下的刻度,导致几个零部件拼接不上而返工。不过经过这次制作并组装鼓风机,一个小小的流水化作业线的雏形也显现了出来。

虽然这些个工匠们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寅生却能深刻的体会到,日后有多个流水化的作业线,对未来能够提升大唐的工艺水平是有多么的重要。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揠苗助长的行为是要不得的,这些“填鸭式”的理论教育需要这些工匠们慢慢地摸索和一步步的实践,才能真正的用到日常的作业中来。

回过神来,看着这个巨丑无比的鼓风机架在离这个高炉的炉灶口约三米远的地方,鼓风机出风口用密封好了的铁皮导管节节相连,直入炉灶底部。

风箱用浸了动物油脂的篷布密封,鼓风机叶片共有九片,使用了铁皮材质,镶嵌在一个巨大的木转子上。

动力齿轮转轴通过几个大小各不相同的木质齿轮组合,连接在一个长长的铁杆转轴,与伸出墙壁与后院的转轴轮盘相连。

而铁匠铺后院则是一个木制的圆形轮盘,轮盘下方的嚼头上面套着三头老驴严阵以待。

本来陆呈启都督认为这样先进的设备一定要用三匹千里骏马来驱动,这让寅生立马叫停,开什么玩笑。这千里马儿撒欢跑起来还得了,分分钟这转轴和齿轮组就报废了,现在可不是能够考虑的上加装变速器齿轮的时候。

只能用三头慢悠悠,上了年纪的老驴来降低速度。

嗯……开工仪式一般都是领导来剪彩的,故而当天陆呈启都督,李振峰刺史都亲自前来观看这个庞大而丑陋的“鼓风机”开工典礼。

两位大佬在相互推脱之下,陆呈启接过了马鞭。

“pia……”地一声,都督陆呈启的马鞭准准地甩在了一只老驴的屁股上。

“昂~昂~昂~”

吃痛的老驴慢悠慢悠的在嚼头上转着圈子……

而铁匠铺内工匠们却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众人走到铁匠铺内一看,高炉里的的火焰比用平日里几个壮汉使用压缩风箱时候猛烈了数倍不止……

熊熊地火焰映在了众人欢呼雀跃的脸庞之上……

刺史李振峰和都督陆呈启也是喜笑颜颜,相互道贺,一时间铁匠铺好不热闹……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