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帝崩(2/2)
“不不。”崔公公道,“李大人的红丸一直得到福王的夸赞,自是与众不同的神丹妙药。”
“给皇上配置的红丸,自与他人不同。”我说,“公公掌管御药房,如是不信我这仙方真伪,可以拿这红丸来验一验,看看其中到底有何配方。”
那崔公公不再说话,拿起一块黄绸子将那装红丸的锦盒包了起来。
......
第三天一大早,我就陪同着再次进宫,服侍那泰昌帝服罢药,崔文升献上那黄绸子包着的三粒红丸。泰昌帝大喜,“李爱卿献药有功,来日定当封赏。”
我为皇帝诊罢脉,心中暗喜。这皇帝身子虽虚,但若是这般调理,只要好好休养生息,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
我跪请他上床休息,泰昌帝却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用不着,朕今天精神很好,你这丹药,可管几日?”
“三日一进,可管九日。只要调理得当,九日之后,当无大碍。”
“好。”泰昌帝喜道,“内阁拟旨,李可灼献丹有功,当予以嘉奖,诏赐银币。”
“是。”方从哲道。
“李爱卿,你为朕的病情,也辛苦了数日。你也回去歇息去罢。”
“臣叩谢隆恩。”
......
回到家中,我叫家中仆人给我打水更衣。一连数日在宫中歇息,身上早就馊出味了。
洗浴完毕,又是美美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忽然醒悟,将那洗换衣服里,那收在自己怀里的,从太医院偷拿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拿了出来。
先前在太医院来不及细看,如今仔细端详,只见那《金匮玉函要略方》以小楷篆刻在二十来片竹简上,竹简以麻绳串联,看起来确是古物。上面所书,只是医书其中的一部分,我将其内容与医书比较,与我们日常所读的《金匮要略》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不知道李时珍神医为何要神秘兮兮,将这藏在那太医院御药房的隔板之中,又告知我的祖父,让我们来到京城,应该就是要我们取它。
这里面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奥秘。
我正在那冥思苦想,不忽然一个黑影闪过,一把将那《金匮玉函要略方》从我手中抢了过去。
我大吃一惊,一看那身影,却哭笑不得。原来是我的孙女阿翠,年方七岁,平时最是疼爱,忙道:“阿翠,这是前人古物,不能弄坏,快还于爷爷。”
“爷爷,我帮你放到书房中。”阿翠银铃般的笑声跑到书房中去了。
我正要起身去书房追阿翠,就听到家中大门咚咚被敲得直响。仆人来报,说是宫中有人来了。
宫中来人?莫不是嘉奖的圣旨到了?
我正要起身,抬头望见来人,心中一惊,怎么来的是镇抚司衙门的人?
只看见那为首的锦衣卫一声断喝,“朝廷有旨,将逆犯李可灼拿下!”
几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一拥而上,我叫道“为什么拿我?”抬眼望见那几名锦衣卫身着粗白麻布孝服,惊到:“你们这是...你们这是为谁戴孝?”
“你还装什么傻!”那为首的锦衣卫面带恸色,“泰昌皇帝...殡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