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旧事(2/2)
我知道坐在我身边的这位老者四百多岁,我以为我心中应该有几分害怕,或是几分好奇,但看他那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的心中却有几分可怜他。
“师傅。”我伸出手,握紧他的手,扶正他手中倾斜的茶杯,“你,为何能活到今天?”
他又喝了一口茶,眼神忽然朦胧起来,“小马,这些事情,我已经许久许久没有和人说起了...你让我想一想,想一想...”
......
“我生于大明隆庆三年,本是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我的太祖父、祖父都是草药医生,祖父还曾担任过太医院例目,可以说出身于中医世家。到我父亲一辈,他不愿再学医药,热衷于科举应第,于是弃医从文,可是考了一辈子,却只中了个秀才。祖父见我家科举无望,于是敦促我重操祖业。所以,我自幼就跟随祖父行医,跟随祖父走南闯北,做了几年的江湖郎中。祖父医术颇高,在当时颇具盛名。
万历二十一年,祖父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他受人举荐入京,又因为治好了寿宁公主的病而医名大显,那寿宁公主是当时皇帝万历帝与自己的心爱的郑贵妃的第四个孩子,前几年,郑贵妃的幼子沅怀王刚满两岁就早夭,因此她对寿宁公主能被治愈非常高兴,觉得我的祖父是当世神医。于是,祖父大受奖赏,也被郑贵妃的爱子朱常洵,也就是后来的福王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后来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
那时候,万历帝最爱的儿子就是福王朱常洵,最爱的宠妃就是郑贵妃,京城传得沸沸扬扬,说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想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只是孝定李太后和朝中元老极其反对,认为万事可以商量,但储君的事情不可商量。万历帝生气啊,为了这件事情,据说皇帝几年都故意不上朝,而且把那些首辅啊、朝中大臣啊,罢官的罢官,撤职的撤职,还有些人被发配充军。这件事情啊,据说君臣斗了十几年,朝中大臣人心惶惶,但是对我们却没有什么影响,因为郑贵妃和福王可都是皇帝心中的红人啊,所以祖父沾了福王的光,被授予了“太医院判”职务,我跟在后面,也开始在太医院任职。那时找我和祖父看病的,可都是朝中的王公贵族、各部官员。那时候我二三十多岁,和祖父一起,在京城也算是享受了一段荣华富贵。
祖父在京城行医,固然与他医术高明有关,但之所以能成为红人,全因我家有一祖传的秘方。这秘方,后来在大明朝,也算是惹了一段腥风血雨。
那就是红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