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照片(2/2)
“知道吗?其实我最喜欢的就是图书馆的工作,能做一名优秀的图书管理员,是我的梦想。”林雪非常认真的说,“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不需要用眼睛看,光用鼻子闻,就能闻出这书是哪一个出版社的,哪一年出版的。”
“这么邪乎?”我在面前随手抽一本书递到她面前,“林同学,请你品鉴一下,这是八二年的拉菲,还是九三年的雪碧?”
“我还没到那造诣。”林雪接过书道,“但是台湾那个著名的作家,李敖,你知道吗?他说他能闻的出来。其实,历史上很多厉害的人,曾经都是图书管理员,什么李大钊啊,毛ze东啊,爱因斯坦啊,比尔盖茨啊...”
我不禁咂舌,开玩笑道,“我还以为你贪图安逸,真没想到林同学你的志向这么远大?”正说着,突然注意到她刚才接过的书有些不同,不禁疑惑道,“这图书馆的书,怎么全用挂历纸包着封皮?”
“这些书都是别人捐的。”林雪非常熟练的把封皮拆下,“我们历史系不是要升级为人文与历史学院嘛,按照评审标准,历史学科的专业书籍必须要达到多少万册才行,学校的历史类学科藏书不达标,所以祁院长发动所有师生向图书馆捐书。这些书啊,都是系里面的老教授捐的。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教授,都非常爱惜自己的藏书的,很多捐的书都是很有价值的孤本、残本,都保管的特别好。过去都有用报纸、挂历纸包书的习惯的。”
“恩,我小时候上学,一开学发书,我妈妈就给我包书。我还往夹页里藏过糖果纸呢。”
“是吗,你也这么干?”林雪停下手中的活,突然神秘兮兮的冲我眨眨眼,“来,给你看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糖果纸?”
她跑到整理好的书架上,摸索了一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旧书,在里面抽出一张照片,放在我的面前,“看看,我前几天整理旧书,淘到了一个什么宝贝。”
我接过一看,是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密密麻麻站着三排人,穿着那个年代的中山装,照片上方式手写的一排文字:邮电专科学校历史系建校纪念,1962年10月。
“这是你们历史系建校留影啊,可以放入校史馆了啊,里面的人大多退休或者不在了吧?”
“恩,你看你看,第三排最边上那个小孩,你猜他是谁?”
我顺着林雪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脸上稚气未脱表情呆滞,“这是谁?”
“我们祁院长啊,建校时候,他只有十七岁,才高中毕业呢。祁院长上课的时候常常和我们吹牛,说自己是历史系乃至大学最早的元老。他说才招学生的时候,有些学生年纪比他自己还大!”
我定睛一看,确实眉眼间还有祁院长的模样,把照片翻过来,只见背后用蓝色墨水写着一行繁体字:“宜蓁兄台惠存”。
我问:“这宜蓁兄台是谁啊?”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不过你知道书的主人,就推断出来了。”
“谁?”
“白教授啊,就是那天被你气着的那位,这可是他捐的书。我估计这宜蓁应该是他的笔名吧。你瞧...”林雪把照片翻过来,指着照片中第一排中间一个人说,“他可才是我们历史系真正的元老,老祁据说都是他的学生呢...”
果然,中间那穿着中山装,戴着呢子帽和黑框眼镜的,不正是那天撕我衣服的老头吗?除了衣着不同,照片上显得生涩朴素外,这老头的模样和前几天相比,倒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这么看,还真有些教授和元老的样子,哪像前几天那么野蛮。”我有些不以为然。
“别瞎说。”林雪说,“白教授在我们历史系可真的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你就看捐书,他捐的旧书可是我们历史系最多的,这老人有些古怪,其实平时还是很和蔼的。”
“望众可能是,德高吗,就算了吧。”
“我也不知道他那天怎么那么激动,可能是你说错什么话或者是那天他心情不好吧。”
我撇撇嘴不以为然,“你照片你准备怎么处理啊?”
“抽空还给老人啊。不过话说回来,你说1962年他那样子和今天没什么两样,现在他该有多大年纪啊?八十多?九十多?”
我心里一动,但是还是开玩笑道,“显老呗,从小长得着急了点。”
林雪把书放回书架,在那里继续整理。我漫步到堆在地上的旧书面前,随手一本本翻看包着封皮的旧书,看着看着,只听见“啪”的一声,一封旧信从一本旧书中掉了下来。
我捡起信,只见那信信封上用毛笔写着繁体字:“李宜蓁先生敬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