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2/2)
宋永元自然是知道皇帝的意思,冯相遇刺一案的确是朝野震动,如果不把这件事查清楚,内务部上下的压力可想而知。
“臣自知事情重大,请皇上放心。”
“朕放心是没用的,”朱由检看着宋永元,面色阴沉,“自朕登基以来,一向以无为治国,结果却被某些人以为朕是软弱之辈,所以才有了如何宗直这样的欺君罔上之辈,如果不显示朕的雷霆手段,却还被人以为真的可以在朕的面前为非作歹。”
“皇上?”
朱由检缓缓地站在了御座之后,看着面前的宋永元,接着朝着一旁的王安示意,王安立刻会意,从一旁的小太监手上取过了一封圣旨,接着递到了宋永元面前,宋永元赶紧跪倒接过了圣旨,接着望向了朱由检,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朕写了一封圣旨,你可以看看!”
宋永元一听,便赶紧将圣旨打开,只见上面用端端正正地正楷写着几句话。
“奉天承运皇帝诏:着内务部于内阁次辅冯卿遇刺一案调查期间,各部无论上下,悉受内务部调查,无论人、物,内务部一律有权拘押询问,凡有抗拒者,俱以抗旨论处,钦此!”
宋永元立刻知道手中这道圣旨的分量,有了这道圣旨,那么内务部就可以完全放开手脚,巡查询问,他立刻跪倒在地,叩头道:“臣宋永元定不负皇上圣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由检目光冷峻,他看着面前的宋永元,冷冷地道:“你立刻拿着这道圣旨,去抓李如弥,无论他是不是无辜的,都要给我问清楚,只要是你们内务部发现的,哪怕是蛛丝马迹,都要给朕弄清楚!”
“臣,遵旨!”
宋永元拿着这道圣旨,只觉得有千钧之重,因为他知道有了这道圣旨,内务部将成为整个京城最有权势的机构,但正如之前严公所说,责任越大,越要小心谨慎,因为朝野内外,普天之下,都盯着了,尤其还是像他们这样的容易得罪人的人,就更要像如履薄冰一般了。
“你,退下吧!”
宋永元不敢怠慢,俯身行礼,便退出了大殿。
等宋永元离开,朱由检缓缓地坐回了自己的御座,但刚一落座,却又重重地咳嗽了几声,他拿起放在御案上的一碗茶,饮了一口,才勉强镇住了咳嗽,一旁的王安赶忙走到了皇帝面前。
“万岁爷,请恕奴婢多话,这件事,真的不用和孙相商议一下吗?”
朱由检缓缓地靠在了御座之上,刚刚勉力维持实在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他只觉得自己有些力弱,他看着一旁满脸担心的王安,知道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太监是在为他担心。
“朕才刚刚把老师赶回了府里,这时候再让他回来,外人会怎么说朕,会怎么看待老师?扶朕起来,朕要去客妃那里去。”
王安刚把皇帝扶起来,一听说要去宫妃那里,王安又是一脸阴云,他犹豫了一下。
“万岁爷,今日出了这么些事情,依着奴婢看,您还是好生歇着的好。”
朱由检看了一眼王安,笑了一下,看着王安一脸尴尬,他才点点头道:“朕知道了,那朕就在乾清宫歇着,你去客妃那里给朕传个话,就说朕今日有些受了惊吓,就不去她那里了。”
原本一脸阴云的王安一听这话,立刻转忧为喜,马上道:“奴婢马上去报信,万岁爷您可就在乾清宫里好好歇着吧。”
朱由检笑着点头,他出了口气,看着大殿之外泛着红霞的天空。
“希望桢弟和张卿能够早日回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