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兵戈之险(一)(2/2)
后来氐秦国破、秦王苻坚被俘身死之后,这支驻军就在守将符乾的带领东出武胜关,来到这块东晋与羌秦犬牙交错的南北要冲之地占山为王。
淮水两岸几十里地都是这股悍匪的势力范围,以勒索来往客商的钱财和打家劫舍为生,
周围的船家渔人、猎户农夫不胜此扰,纷纷迁往外乡谋生去了。
所以摆渡过河也就成了这些山大王的独家生意,渡口只有一处,离这儿有十里之遥,名曰碧云渡。
风高浪急山贼掌舵,闻之都令人胆寒,不知道有多少过往的商贾行者,在此被害了身家性命。
商队一下子步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向西由汉水南下要走数百里地。
沿淮水北岸往东另寻合适的渡口,费时费力不说,而且路途生疏,其中暗藏另外的灾祸也不一定。
“算了,就从碧云渡过河!老尉你今晚派些人手去会会那个叫符乾的山大王,看他要些啥样的条件。”
听罢众人介绍后,爷爷沉思片刻神色冷峻的拍板道,大有为民除害的架势。
“还谈个了!半夜老夫渡河上山,一刀结果了这个毛贼,带他的人头回来见你!”外公怒目圆睁,须发倒竖道。
苏叔曾形容爷爷和外公,都是山崩于前而不摧的英雄好汉。
而爷爷是深藏不露、腹藏环宇的刘备,外公则像睚眦必报、恩怨分明的张飞。
至此乱世二人不去纵横于天下,成就王霸之业,却行走于这商途苦旅之中,真是可惜了。
“老尉啊!和你说过多少回了,我们行商之人万事以和为贵!有银钱开路这天下就没有过不去的山关大河!记住了,就是找他谈谈让他开个价码!”
爷爷不耐烦的叱道,一路走来今日是第一次见到两人红脸。
“谈谈谈!这大王要是让我们留下所有的银钱滚回北方去,你说咋办!”外公也毫不示弱的据理力争。
“让你去办这事还要老夫教你不成?就是先兵后礼把他给绑了!等我们的马队平安渡河离开这块是非之地后,我们再坐下来和他慢慢谈!”
爷爷冷冷拔出了佩剑对着夕阳的光影淡淡审视了片刻,又重新插回了剑鞘。
这老哥俩途中每遇重大事项争论不休的时候,连苏叔也不敢贸然吵嘴。
“鸟大的事!哈哈!今夜我就带人渡河!取这等毛贼,那还不是探囊取物!哈哈!”
听到爷爷让他前去生擒匪首,外公这才转怒为喜开怀大笑了起来。
夜色慢慢降临,外公精选了他的两位徒弟还有我和秦冲一行五人,乘着老渔夫的一叶扁舟,分两趟在距离碧云渡5里之外的地方,悄无声息的渡过了淮水。
爷爷准我随行,是因为所有擅长搏杀的伙计中间,只有我会泳术。
过河后遇到危急险境,这淮水的河面,我凫水打个来回完全不在话下。
而秦冲历来是我的死忠,我去那儿他去那儿。
加上他身手不凡,遇事冷静机警,是个不错的剑士。
所以在秦冲的再三请求之下,外公终于答应调换下一位师兄,让他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渔夫的扁舟太小,每次只能摆渡两人过河,所以直到夜半时分我们一行五人才全部渡过宽阔的淮水。
夜色之中疾行了尽一个时辰,漆黑的苍穹之下出现点点若隐若现的灯火,淮山到了。
外公他们这些年每次南下渡过淮水之后,都会在淮山的脚下驻扎一两日,因此对于这一带的地形地貌甚是熟悉。
由于此地处于东晋和羌秦国界的交错地带,其实也是个三不管的无主之地。
因此这支由氐秦守关之师演变而来的山贼草寇,在此地过活的甚是逍遥,夜间偌大的山寨连个巡夜的哨兵都没有见着。
我们越过辕门的壕沟,很快就沿着密林之中的蜿蜒山道,悄无声息的来到山顶。
外公知道老君殿旁有一棵山松古树,其背后是一片陡峭的山崖。
大伙先前约好,行动过程如果惊动了山贼,就顺着事先拴好的绳索从这里下山。
这个位置关系五人的身家性命,外公特地把待在此处负责把风和接应的任务交给了我。
安排妥当后,就剩下最后一件事了,那就是生擒賊首符乾带过河去。
没有为民除害的初衷,也不想和这帮贼寇结仇结怨,只求符乾能命令他的手下摆渡我家商队平安渡河通过淮山。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而要想收到此种功效,与这些人货通吃的山贼没有道理可讲,只能走一招险棋,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