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091节 左公宗棠(1)

第091节 左公宗棠(1)(1/2)

目录
好书推荐: 灵逆 我得拯救世界 初代超能 我被愿望托管了 捡到一个宇宙 电视剧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末日启明 九逆仙途 海贼王之娘溺果实 万欲妙体

把话说回来,左宗棠的智商和情商都比焦亮高得多了,焦亮这个愣头青跑去洪秀全那边,最后是什么结果?先被洪秀全、杨秀清关进大牢,后被清zhèng fu凌迟处死,怎一个惨字;试问,左宗棠怎么可能像焦亮那么傻?左宗棠跑去见洪秀全,难道不是冒着巨大风险和危险{假如洪秀全没接纳左宗棠,此事又东窗事发了,左宗棠在清zhèng fu这边还怎么混?岂不是落得鸡飞蛋打两场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下场}?焦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洪秀全那里是虎口狼窝,进去容易出来难,左宗棠几乎不可能干出让自己性命陷入如此危险境地的傻事,如果他真去见洪秀全,那么,他是怎么全身而退、离开洪秀全的?这是非常说不通的。以左宗棠的孤傲性格,他根本就看不起洪秀全这种土鳖草寇和装神弄鬼的神棍兼邪教头子——左宗棠的思想信仰是孔孟儒学,自然会视拜上帝会为邪教异说。假如左宗棠内心深处是“倾向于太平天国”的,那么,夏华此时招揽他正中他下怀,他肯定“欣然效力”,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左宗棠极度蔑视太平天国,使得夏华此时极度难以说服左宗棠,不得不面临一个艰巨的考验,更麻烦的是,左宗棠还是一个极度孤傲的人。

左宗棠有多孤傲呢?当初,他在湖南巡抚骆秉章麾下担任师爷,师爷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某天,永州镇总兵樊燮前来拜访骆秉章,樊燮官级正二品,比左宗棠不知道高出多少,但樊燮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官僚,左宗棠看不起这种人,对其出言讥讽,樊燮恼火生气,扭头就走,左宗棠拦住樊燮并且呵斥道“你为什么不向我行礼请安”,樊燮大怒“我是正二品的总兵,你算什么?也配让我行礼请安?”左宗棠直接抬脚踹向樊燮,大骂“王八蛋,滚出去”,也有说法是左宗棠直接抬手抽樊燮耳光{这个更不给人面子}。另外,众所周知,左宗棠和曾国藩是湘军集团的两大巨头,但两人关系并不和睦,就是因为左宗棠性格孤傲,有些轻视曾国藩,毕竟曾国藩跟太平军打仗时前期“屡败屡战”,曾三次因为被太平军打得一败涂地、万念俱灰而三次试图跳河zi shā——曾国藩跟太平军打仗时前期其实是“屡战屡败”,曾国藩玩弄文字游戏,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改成字不变但顺序变了、意义完全变了的“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就是一直打败仗,纯属饭桶、无能、废物,“屡败屡战”则是虽然一直打败仗,但却精神顽强、永不言败,顿时,贬义词摇身一变成了褒义词。另外,曾国藩三次跳河其实兵不是他真心想死,而是“作秀”,他若真心想死,只要找个没人的地方,无数种死法总有一款适合他、满足他、成全他下黄泉的心愿,但他却故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跳河,摆明了就是根本不想死,周围那么多人肯定会救他的,想死也死不了,他这么做,一是给部下看,感动部下、安抚部下、激励部下,让部下心想“我们真是饭桶,打了败仗,气得曾大帅都跳河了,实在太对不起他了,下次一定好好打”;二是给咸丰皇帝看的,可以想象,咸丰皇帝在看到曾国藩再次打败仗的报告后肯定龙颜大怒:“他妈的!曾国藩这个老家伙又双叒叕打败仗了!他怎么还好意思活着?”但是再看奏折,“哎呀,这个老家伙自个儿都觉得没脸活了,都去跳河了,算了,算了,朕就不跟他计较了,希望这个老家伙能够吸取教训、知耻后勇,下次打胜仗吧。”左宗棠虽然属于湘军集团,但他其实不算是曾国藩的部下,而是自成一个派系,他的嫡系部队叫“楚军”,“楚军”跟江忠源的“楚勇”有点关系,江忠源战死后,部分楚勇投效左宗棠,成为楚军的骨干之一,就是因为左宗棠性格孤傲,岂会居人之下?左宗棠孤傲程度达到这种程度,此时怎么会搭理夏华这个“反贼头子”?更别说改变立场给夏华效力了。

换成别人,拿油盐不进的左宗棠肯定毫无办法,但夏华有办法,因为夏华脑子里有后世先进思想。左宗棠再怎么才华盖世,他也只能引领这个时代,超越不了这个时代,夏华拥有这个天然的优势,否则,他也不会一顿劈头盖脑的臭骂就把焦亮骂得心服口服、死心塌地了。当然了,左宗棠比焦亮更难“对付”,不过,夏华有这个耐心。在稍微梳理了一下思路并且斟酌了一下语言后,夏华微笑着开口:“左公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素以‘今亮’自居,不过,晚生认为,诸葛亮固然千古无双、百世流芳,但左公最好还是不要学诸葛亮,更加不要走上诸葛亮的道路。”

“哦?”左宗棠顿时被夏华此话提起了几分兴趣,“不知明王此话怎讲?左某洗耳恭听、愿闻高见。”左宗棠性格十分自负,自负的人最喜欢跟别人辩论,因为这种人难以忍受别人不认可自己心中的信念,说白了,就是喜欢跟别人抬杠——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时与布政使林寿图颇为交好,两人经常谈古论今,某天,两人正在谈笑风生着,前线送来了捷报,林寿图连连称赞左宗棠用兵如神,左宗棠得意洋洋地道:“因为我是当今诸葛亮嘛!”他随即恼火地道:“世上有着太多的酒囊饭袋居然也敢跟我一样自称当今诸葛亮,简直是恬不知耻!”林寿图说:“因为诸葛亮是诸{猪}。”左宗棠听得大怒,认为林寿图是在拐弯抹角地嘲讽自己,当场与之断交并且从此结怨。实际上,左宗棠也知道自己有心浮气躁、爱跟别人抬杠的缺点,常常提醒自己要改正,但始终没改掉。

夏华微微一笑:“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给予评论‘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为何?诸葛亮得到刘备这个主公,应该说,他跟对了人,刘备对他信赖无比、敬重有加,以‘国士’待之,诸葛亮也对刘备忠诚无比、竭力尽心辅佐,明君贤臣,堪称完美搭配,然而,诸葛亮却又‘不得其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神州破碎、群雄并起,诸葛亮出山时,天下大局基本已定,曹操统一北方,孙刘两家分据南方,众所周知,从古至今{“今”是眼下的清末},中国的精华都在北方,从版图上看,中国南方面积不逊于北方甚至比北方还大,然而,天下人口三分之二在北方{曹魏人口在巅峰时达到约1300万,东吴人口在巅峰时达到约550万,蜀汉人口在巅峰时期达到约400万},中原地区也是中国境内农业最为发达、经济最为繁华、文化最为昌盛的地方,当诸葛亮辅佐刘备在荆州、巴蜀、汉中取得根基时,曹氏早就彻底地稳固了北方并且把北方经营得固若金汤、无懈可击、富裕强大。如此,就算关羽没丢掉荆州,刘备没输掉夷陵之战,诸葛亮又如何辅佐刘备消灭曹魏、光复汉室?蜀汉先天不足,与曹魏进行对抗都要拉上东吴一起,更别说灭掉曹魏了。”他看着左宗棠,语气平和地道,“诸葛亮后期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一己之力行逆天之事,真可谓悲壮无比。诸葛亮的才华、才干、才智、精神、德操、成就…无疑都是值得我等后人肃然起敬的,然而,悲壮始终不是什么好事,当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我想,他当时内心里应该充满了无尽的悲凉、愧疚、担忧,他悲凉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却几乎还是原地踏步,没有实现胸中抱负,他愧疚自己对不住老主公刘备,没有完成刘备交予自己的‘克复中原、光复汉室’历史使命,他担忧自己走了后,内忧外患的蜀汉怎么办?昏弱平庸的后主刘禅怎么办?遥遥无期的北伐大业怎么办?如果能选择的话,人的一生应该过得轰轰烈烈,让后人为之心驰神往,而不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就好像左公您,当后人翻阅史书看您的一生时,您应该是希望后人看到您的一生时犹如聆听一首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宏大乐曲般激动振奋,又犹如痛饮美酒佳酿一样的酣畅淋漓、快意过瘾,而不是为您的怀才不遇或明珠暗投或壮志未酬或惨淡结局而扼腕叹息、痛心疾首,左公,您说我说的对吗?诸葛亮出山时只有二十七岁,左公您今年已经三十九岁,人生百年,七十者稀,古稀古稀,古来者稀,有多少人能活到七十岁?左公,您真的不着急吗?您还有多少年可以用于建立彪炳史册的盖世功勋?”

左宗棠看着夏华,目光中隐隐地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惊奇和欣赏:“长毛能够形成眼下这般声势,果然,长毛并非尽是山野村夫。明wáng gāng才这番话确实让左某稍微地感到耳目一新。对于诸葛亮的一生,明王剖析得别有见地,好,那么,不知明王对左某这一生又有何预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遮天之无极大道尊 荒古圣体觉得我太极端! 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人形凶器,肉身成圣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工业克苏鲁?是克苏鲁工业!! 骑士不好当 佣兵战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