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挑选(一)(2/2)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媒六聘那是后来的事。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齐国祭祀社稷神的节日“州闾之会”的情景:“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嵇留,...握手无罚,木眙不禁,前有坠珥,后有遗簪...,日暮酒阑,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褥襟解,微闻芗泽...”我的个天,尺度大得很。简直是后世电影院的场景,前面看着,后面......
杨汉前世看《史记》时,遐想连篇。
还有夏朝开国之君启,乃大禹在涂山“台桑”的桑林里与一女子野合而怀。汉代曾有“台桑之会”的石刻,大禹作饿虎欲扑状,尘根雄起,成一触即发之势;那女子仰面披发于后,张臂屈腿以待。屈原《天问》还问个不休“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桑间濮上”是那时有名的野.合圣地。
之后,汉唐不用说,女子地位一直很高,当门立户,为一家之主者比比皆是。到了宋代,好嘛,女子一样地位很高,风气也一样开放。两个丞相为了争一个富寡妇,状都告到皇帝面前去了。
就是女子多了三分温柔,少了几分汉唐女子的胆大泼辣。
后面就不用说了,女人真的是跌落尘埃。还多亏了***,成了半边天,但过犹不及,后来可就真的上天了。只学会了先秦之人的开放,却丢了美德。再说,先秦的风气开放,那是因为当时人口稀少,生存环境恶劣,族群繁衍乃是大事。
从女子地位上,就能看出华夏民族确实是越来越偏向于保守,到了明之后甚至发展到畸形。
杨汉就打算从他开始,做那毁千里之堤的蚁穴。所以,收个女徒弟先。
杨汉一瞬间想了很多,他回过神来,望着担忧的马千军,笑道:“马哥,无事,我有分寸。”
杨汉与马千军去了第二进院落,留大郎独自面对十五个女孩子。虽然之前说了要“凶”一些,但望着一双双胆怯柔弱的目光,大郎一下子麻爪了,不知该如何开始。
良久,他稳了稳心神,装作恶狠狠的道:“你们之中哪个最坏?”
“.......”
“谁最好?”
“......”
“谁......”
“......”
好嘛,一连几个问题,没一点回应,大郎彻底没办法了,与一群女孩子大眼瞪小眼。
杨汉那里可要迅速简洁的多了。
马千军站在一群聚集在一起的男孩面前,沉声道:“你们人太多了,而且供给你们的饭食还顿顿有肉,东家供不起了,要将你们其中的一些人赶走。”
一群孩子马上骚动起来,惊慌不已,有的已经眼中蓄满泪水了。
马千军不为所动。杨汉站在一边,观察着众孩童反应。
“现在,你们说谁最应该被赶走,指出来,并告诉我原因。”马千军大声喝道。
话音刚落,刚聚集在一起的人群,马上四分五裂,分成一个个小团体。目光戒备,相互指点。在被赶走的危机下,平时怯懦的人也鼓起了勇气。
很快,被最多人点指的人出来了。
“他......他最坏,老欺负人。”众孩童七嘴八舌的说道。
这个男孩子年龄看起来最大,但此刻却慌乱无比,被马千军喝斥出来后,马上泪流满面,孤零零的站在人群之外。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马千军制止。因为剩下的理由已经变成了“他抢我的馒头,他抢我的衣服。”等无关重要的东西。
此时已经剔除了二十多个孩童。杨汉在一边默默的看着,他不知那二十多个孩童此时有没有后悔,反正无不流泪者。
也是,跟他们以前的生活比起来,这里简直是天堂。现在他们要被从天堂赶出去,重回地狱,回到那种打骂挨饿的环境中去。
孩童心智相对简单,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让人恐惧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