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九州菜系(2/2)
王万贯站起来,面色阴沉道:“李掌柜,这是什么菜?”
众人都看向李豁,心中都忐忑不安。李豁笑道:“诸位不是知道吗?是齐鲁菜系啊。”
“哼。”王万贯面色不好看,就愈发作,秦慕儒制止了他,王万贯只能坐下去。
秦慕儒站起来拱手道:“秦掌柜,名人面前不说暗话,还请告知。”
李豁收起了笑容,淡淡道:“正如大家所想。”
“竟真是炒菜不成?”在场众人尽皆大惊失色。
“可是不是只有东京一些大酒楼才有这秘技吗?你们怎么会?”醉仙楼的掌柜失声道。
“就是,你们九州酒楼从何处学的?”黄家酒楼的东家忍不住道。
“不错,定是你们偷技,东京一向对此把持甚严密,严防他人染指。”离人归的黎东家戟指李豁,怒道。
秦慕儒看众人越说越不像话,再说下去,就真的成结仇了。李豁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他既然参与其中,必然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沉声道:“黎东家,慎言。”
众人一滞,才恍然反应过来,很多人无力的坐下,他们一时着急,竟像失了心智般。
“不错,无凭无据的事情,大家还是不要轻易下断言的好。”李豁瞥了众人一眼,深吸一口气,说道:“菜要凉了,诸位不如试试味道如何?”
“是,是......”很多人表情尴尬的应道。王万贯怒视众人,这么快就偃旗息鼓了,忘了来时是如何约定的了?他虽不甘心,但独木难支,也只能闭口。
众人拿起公筷,开始品尝起来,很多人菜刚一入口,就表情凝住了,之后再也不发一言,频频动筷。
王万贯挨个尝了个遍,就郁闷的摔下筷子,但没人理他。很多人已经息了刁难九州酒楼的心思,转而专注于菜品,想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奥秘。
仅仅一刻钟,众人都放下了筷子,很多人都皱眉沉思。他们本就不是来吃饭的,尝味为先。
如今,他们无话可说了。
“李掌柜,请下一个菜系吧。”秦慕儒叹气道。
李豁将众人脸色尽收眼底,脸上带着笑意道:“诸位,请随我来。”
带领众人进了标着“巴蜀菜系”的房间,又是上了两桌菜。这次,众人纷纷埋头品尝,王万贯虽频频看向众人,但再也没有人愿意出头,都当做不知,这让他咬碎了牙齿。却无可奈何。
“为何如此辛麻?这岂能入口?”王万贯不甘心,找了个由头发作。这也是众人的疑惑,但这次无人附和,只是望向李豁。
李豁看了疑惑的秦慕儒与众人一眼,故意忽视了王万贯,也不管后者面色如何,他说道:“诸位,所谓的九州菜系,不光是根据地域划分,也涵盖了当地口味。去过蜀中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口味偏向辛麻。”
“哦,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颇有讨好之意,现在形势已经明朗了。九州酒楼光是凭借刚才的“齐鲁菜系”天下就大可去得,别说泉州了,就是东京想必也有人家的一席之地。他们脑子昏了才会看不清形势,继续与人家为敌。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是,该如何与九州酒楼化解恩怨,如果能与之交好,那当然最好了。
“哼。”王万贯现在已经无人理会了,他只能生闷气。
众人的和解之意,李豁当日能感受到,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九州酒楼的开业难关过去了。看众人对辛辣的巴蜀菜系颇为感兴趣,吃的满头大汗,他心中却在想,师父说过有一种调味料比茱萸更辛辣,也不知能不能寻到。
“李掌柜,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们酒楼一十三系菜系的特色?”秦慕儒好奇说道。
“秦掌柜客气了。”李豁笑着说道。
他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当然又故意跳过了王万贯,就当其不存在一般。扬声说道:“所谓的一十三菜系:齐鲁正,这道菜是最适合做官菜的,讲究方正大气,堂堂正正,真材实料却又千锤百炼;巴蜀辛辣、一如其地之人,性子爽直,却又生活艰辛,酸辛苦咸甘,百变百味;两粤鲜美、其地取材方便,最重鲜之一字;闽越菜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大家的家乡菜,九州将之归结为‘淳’,民风淳朴,一如平平淡淡却又保罗万千,其名菜‘佛跳墙’滋味淳美,最能涵盖其意;两浙菜系、鱼羹稻食,水网密布,讲究精耕细作,因此取‘精’;两湘菜系、此地与巴蜀地势相连,其地其人其味都极为相似,却更为‘烈’;江南菜系,鱼米之乡,万般皆‘巧’;淮南菜系,并中原与东南之风,山珍野味并包,‘珍’之一字以盖之;中原菜系,华夏发源之地,黄帝故里,三代都之,上得先祖之味,下又有东京之便,炒菜兴起于此地,有双重之意。所谓古今皆有,上承下传,因此‘祖’字最恰当;秦晋菜系,与齐鲁大地相似,皆是底蕴深厚之所,先秦雄风,汉唐昭昭皆起于此地,其人其地厚重难比,又得秦晋之好,有重重二义,故‘重’无人可及;幽燕菜系,此地包含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又制辽地得长城外水草之美,故‘丰’堪堪形容之,却总有不尽之意;西域菜系,顾名思义,汉唐故地,有汉唐遗韵,又杂胡人之风,香料途径之所,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故名‘香’;最后的蛮夷菜系,自然指我中国之外,其无先王教化,茹毛饮血,风俗迥异于华夏,以蛮夷一以概之,斥之以‘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