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晋江,起点(2/2)
那些厨子都不是厨艺高超的大厨,最多是帮厨,好在刀工等基本功都扎实,做菜就说不上好了。这是杨汉故意为之的,初来乍到低调为先。不然他要是高调的到处挖大厨,势必引起同行们的忌惮与注意。
至于是大厨还是帮厨,杨汉不在乎,反正都要从头教起,有没有厨艺对他来说都一样。
都要统一培训。
当然签订契约是肯定要的。
要是后世的人看到这份契约,说不定要骂杨汉黑心资本家了。
签订的契约年限是五十年,二十人里最大的一个帮厨都三十多了,最小的也二十岁了,能不能再活五十年都是问题。以这个时代人的寿命来说,八成活不到。也就是说他们后半辈子基本算是卖给杨汉了。
这还不算完,契约还规定,如果员工半路毁约另寻东家或者自己干,都算毁约。要在杨汉所给他们工钱的基础上,赔上二十年的总额。杨汉可不想为他人作嫁衣。
当然,下面还有一条,对他们来说也同样有利。那就是如果东家无故解雇他们,同样要支付他们二十年薪酬的总额补偿。
所有厨子跟伙计都是如此。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东家及酒楼信息,包括家人,不然报官处置。
契约看似双方对等,但实则隐藏陷阱,杨汉以为他们会有异议。
但谁知他们不仅没有不满,反而满意无比,看杨汉的眼神都不对了。杨汉知道这些人八成认为他是个棒槌东家,十足的败家子。
杨汉也用同样的目光看他们,以为我是傻子,可是不知道你们自己才是傻子。唉,叹口气,杨汉随即就没有了智商上的优越感,反而为他们,为这个时代悲哀。
这个时代,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普通人的工作都是日薪制。月薪的都少,更别提年薪了,除非你有特殊技能。
没有后世的劳动者保护法,被随意解雇也没赔偿。所以,对大宋普通百姓来说,能找到一份能干一辈子的稳定的工作,诱惑力很大。
更别说杨汉给他们提供的就是能干一辈子的工作,只要酒楼不倒闭,五十年内杨汉就不能随意解雇他们,除非愿意支付他们二十年薪酬。更别提杨汉给他们开的月薪,起步就是别家的两倍,杨汉还在契约里保证,只要他们辛勤工作,年年都会涨薪酬。
可以说,放眼泉州,甚至全大宋,全世界,这份契约都是独一份。
难怪他们将杨汉当做傻子来看待,除了杨汉,没有一个东家会给员工这样的待遇。
这也不是说他们就安枕无忧了,有试用期呢,两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月内达不到杨汉的要求,契约作废。
所以,在危机感紧迫感的督促下,接下来两个月,他们要拼命练习杨汉教给他们的技艺了。
很快,他们就会知道好待遇不是那么好拿的了。什么炒,炝,炊,煮,煎,爆,炸,烚,滚,汆,灼,炟,涮,煀,焗,焖,炆,烩,蒸,炖,扣,煲,熬,靠,煨,焐,烘,煸,溜,羹,扒,攒,烫,烧,烤,卤,酱,浸,风,腊,烟,熏,糟,醉,甑,冻,飞水,冰浸,拔丝,挂霜,椒盐,油泡,走油,火焰,啫啫,串烧,铁板,桑拿,煎封,窝贴,窝塌,软煎,蛋煎,吉列,酥炸,火锅,汽锅,凉拌,鱼生,刺身,竹筒,蜜汁,焯水,过油,挂糊,上浆,上劲,勾芡,温油,滑锅,炝锅,高汤,奶汤,码味,签菜等百十八般武艺,锅笼瓮坛等器具,八大菜系,几万道菜式。可以说等待他们的是这些,在常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泉州酒楼行的同行们很快就发现了李家客栈的匾额竟然被摘下了,还紧闭大门,挂上了歇业的牌子。
这怎么看都像关门大吉的迹象,但随后传出的消息却让他们满头雾水。李家酒楼竟雇请了大量的厨子伙计,每日都有大量食材从后门进入。
这李家酒楼到底是想干什么?很多酒楼东家掌柜的都想知道,很多人派人每日盯着李家酒楼,但其大门紧闭,里面什么也看不到。
每日里钱财流水般的花出去,这才一周杨汉就坚持不住了。
他有些低估了食材的花费。
杨汉卖煤炉赚了六千多贯,买酒楼花去三千贯,给大郎家偿还赌资花去三千贯,如今手里只剩几百贯。
每日里光是采买食材的钱财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况且有些菜式食材可是名贵无比。
杨汉一想到要练会后世的八大菜系,光是消耗食材所花费的钱财恐怕都是一笔巨大数字,就有些头疼。
一盘算,杨汉发现他剩下的钱可能连再支撑半个月都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