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风雨皆过(2/2)
快餐铺也善意相待,饭铺里的凉拌鱼腥草,还有一些别的野菜,盐菜等也免费供应,还加大了盐量,调味品,做成用热油泼过香喷喷的凉菜。出钱吃饭的矿工也往往不吃这些,不是吃不起不好吃或者饭铺不让吃,而是他们知道这些是吃不起快餐的那些人用来下饭的东西,所以往往不动,即使馋的流口水,也浅尝即止。
奇怪了,人家调的野菜也这么香,这么好吃。
每天都有很多人特意来看,一开始是一些好事者,再就是悠闲的坊市民众,没想到还吸引来了读书人。
读书人,教书先生们也是偶然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好奇来观,一到地方就目瞪口呆。只见外面蹲着或站着,还有排着队的都守在一家饭铺门前,匆匆一扫,怕是不下千人,这种情况,他们哪里见过。暗道,此家饭铺里的饭食真的这么好吃吗?
许多人好奇心更甚,非要亲眼见识一下。张夫子今日就特意趁着饭时来此。
他到了门口,快餐铺的布置又完善了些,多了两条特意用木条隔开的一条专门进一条专门出的路,如此一来就井然有序了。
矿工看他读书人模样,恭敬为他让位子。饶是如此,奈何人太多,他也气喘嘘嘘。
到了里面就看到饭铺墙上贴着“一饭一食,当思来之不易”还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字样与简单的绘画。那些吃完的碗中也干干净净,张夫子看后,捋着胡须赞赏的点点头。周围挤挤攘攘无下脚之地,却无嘈杂抱怨之声,仿佛书院内知礼的学子。
再看上到掌柜账房,下到打饭的伙计任你穿的再破,汗臭再浓也没有一人有轻视之相,始终笑容相对。他注意到一个小伙计,看起来最多十岁,不由皱眉,这个年龄正是用功的大好时光,此家父母怎如此短视,小小年纪就出来做事。
张夫子看其吃力的抱起一摞大碗,从人群中挤过,目视着童子进了后厨。拉住身边一人细声询问,才知情况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这些童子之前都是乞丐,是店铺好心收留的还给予工钱,不由微怔:“此乃善行啊,此家东主必是大善之人!”
看了好久,张夫子脸上熏熏然,如同饮了淳酿,不停的微笑点头。他恍惚看到仁政遍地,人人懂礼友善,富庶安康的三王之世。
这是第一次张夫子来时给他的感受。
之后好多天,张夫子每天都来,甚至早早的来,他还从妇人手中接过饭勺,从陶盆中给来吃饭的汉子打菜,每次都打得满满的。而被打饭的先道谢,接着说店家本就利薄,待俺们够好了,俺不能让店家吃亏,主动将碗里多的菜倒入盆中。张夫子不仅不恼,反而笑的如春风拂面。
后来,黄六郎看他经常来,站着辛苦,就给他端个凳子,让他坐在柜台边,吃饭时也给他端来一碗。
张夫子看着一位位汉子仔细的掏出钱放在柜台上,掌柜的也认真的收起来,双方都脸上带着笑,汉子笑的憨厚,账房掌柜和善无轻视之意。不由感慨,以往钱财在他眼中是铜臭阿堵物,可是今日,他发觉钱财好像不一样了,多了些什么东西。
张夫子吃完饭,付钱时也是头一次如此认真的对待钱财,一枚枚数过,放下十个钱。
看的出掌柜的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账房倒是个读书人。与之攀谈几句后,才来没多久的账房,告诉他虽然没有见过东家,但黄掌柜上下确实颇为仁善。并说因为收留了一百多个乞丐孤儿,前几日还惹了祸事。
张夫子听完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