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吾汉道昌 > 第四十三章 幕后黑手

第四十三章 幕后黑手(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三国之奇迹 长嫡风华 夜半鬼语迟 小小农女爆脾气 我真的是大导演 超级小村医 极限数据推塔成神 美女总裁爱上神秘保镖 追子弹的人 我在末世有个庄园

可是如今知道了,他又脊背发凉,不知该如何应对。

那么杨汉到底写了什么呢?

在那几张纸中,杨汉说他分析了近三年本县的各种物价,变化波动都不大。而且这几年丝绸的价格更是平稳,织户从卢氏货栈这样的大蚕丝收购商行货栈收购蚕丝的价格也涨不上去,但唯独卢氏货栈等蚕丝收购商收购农户蚕丝的价格提高了许多。按理来说养蚕缫丝的农户,丝户收入会随着提高,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这从表格上也反应了出来,因为这三年柴米油盐酱醋茶布帛等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也不大,整个产业链条基本与三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唯独收购蚕丝这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本来按照市场规则来说,整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可是并不是这样,这就是诡异的地方,也是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杨汉写道:他断定,卢氏货栈这三年连年亏损可以说亏得不冤。

这话初看肯定让人一愣,甚至误解,但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因为杨汉猜测不可能是卢氏货栈一家收购蚕丝的价格提高了,那么亏损的也不可能是卢氏货栈一家,很可能整个县的蚕丝收购商行或者货栈都是如此。他断言,这不是某些个人能做到的,也就是说背后那只手的能力很大,只要卢氏货栈多与同行交流就能发现出了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与同行交流就能发现端倪,可是为何过去三年了,卢氏货栈还蒙在鼓里呢?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同行是竞争关系,比如对自家亏损的问题讳莫如深,为了保密,甚至为了面子而隐瞒不说等等都有可能。

可是即使这样,仍然说不过去,就算同行之间竞争的再激烈,也不可能完全不交流吧?那么为何这三年像卢氏货栈这样的蚕丝收购商与同行间完全没有交流呢,各家都自我封闭起来了。就算一家的耳朵出了问题,那么不可能所有的耳朵都出问题了吧?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耳朵被人蒙上了。谁做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只黑手。

看似很麻烦,但其实手法很简单。杨汉就分析了一些,比如内部收买安插卧底,外部穿插在各生丝商行间,挑拨是非,人为的挑起竞争矛盾,收购蚕丝时恶意竞价,如此就造成生丝的收购价格高涨。

杨汉相信,这些同行间往年虽有竞争,但关系肯定还算过得去,而且相互之间还多有转圜。但就在这三年突然就矛盾加深,产生间隙,甚至变得恶劣,再无往来了。

当然要做到这点也不容易,外部挑拨很容易办到,但里应外合,就需要各商行内部有人配合,而且还要求有一定地位,负责关键职位。像卢氏货栈的卢凌就掌握着卢氏货栈所有生丝的收购,在没人发觉没人怀疑前,他往往能一言而决,瞒天过海。导致三年过去了,卢氏货栈对亏损还不甚明白,不明白是自然亏损还是人为?也只能怀疑,甚至查都不好查。

那么他们蒙骗的只是生丝收购商行或者货栈吗?不,不会这么简单,既然黑手以攫取利润为目的,肯定也不会放过养蚕缫丝的农户。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