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吾汉道昌 > 第十五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十五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三国之奇迹 长嫡风华 夜半鬼语迟 小小农女爆脾气 我真的是大导演 超级小村医 极限数据推塔成神 美女总裁爱上神秘保镖 追子弹的人 我在末世有个庄园

只能硬着头皮坐在椅子上,从中拿起一本缓缓翻开,但接连翻了十几页后杨汉就放心了,原来真的是四柱记账法啊!所谓“四柱”,是指旧管(上期结余)、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和实在(本期结存)四个栏目。这种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作用;可以说,“四柱结算法”的发明把我国的簿记发展提到一个较为科学的高度。四柱结算法中四柱平衡关系形成了会计上的方程式,这不仅成为我国传统的中式记账法(中式簿记)的一个特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沿用下来。

而我国最早有文字记录的记账方式出现在商代,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法,通俗而言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水账,但对经济收支事项的记录采用的是文字叙述方式。当时的记录已有专门的账簿,称为“册”,是一种用麻绳把竹片串在一起的“账簿”。虽然那时的单式记账是极其简单的,但它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所创造的中式会计,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创举。然后沿用至西周,春秋战国。但到了秦朝,就出现了明显的记录符号“出”,“入”。然后又沿用至唐宋,但民间会计已出现了复式记账法的萌芽。

到了明及以后,民间又出现两宗代表性的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法与四脚账法。

简单来说就是秦代以前是“三柱结账法”,公式为“入-出=余”。秦代及以后是“四柱结账法”,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而后世最通用的是借贷记账法,是西方传入的,也属于复式记账法。

所以,宋朝用的四柱记账法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属于单式记账法的范畴。望着簿记开头的一个个“出”“入”,杨汉还有什么担心的。

杨汉望了一眼守在门口的伙计,知道这应该不是惯例,可能因为自己“来历不明”,加上账目对货栈关系甚大,所以算是一个防范措施。既有监视的作用,防止私自夹带出去,但又不能太过靠近,因为账房技巧跟某些行业一样,大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与习惯,忌讳被人学了去。

既然对方是用“看杨汉有什么需要,随时伺候”的名义留下的,那杨汉也无法置喙什么,算是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事。

杨汉收回目光,先是研磨,之后从笔架上拿起一支毛笔,好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杨汉不由想起了前世,良久后暗叹一声,好久没用了。

右手悬笔,左手开始翻动簿记。

站在门口的伙计百无聊赖,不时的望一眼房内的杨汉,初时看到杨汉随手翻了翻,然后就是出神停顿了片刻,但接着就让他瞪大了眼睛。

只见杨汉快速翻动一本簿记,一口气翻了十几页,然后闭上眼睛好似在闭目沉思,接着就睁开眼睛在纸上写写算算,再接着放下笔,单手快速拨动算盘,一阵噼里啪啦的密集响声响起,手法速度快的让伙计都看花了眼。如是三次过后,就将这本账册放在一边,又重新取过一本,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

伙计一连看了好几本,眉头皱起但接着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睛嘴巴一下睁得老大,发出“呃”的一声,又马上捂住了嘴巴,但心里吃惊到了极点:“他一口气竟算了三分之一本的账册不成?”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