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二场雪(2/2)
中国的厨师,只要有一把食盐、一堆火,就能烹饪出人间美味。
林小铁不是厨师,但他有厨师或者家庭煮男的潜质,做起饭来颇有天分。
在下雪的这几天,每顿饭都不会重样,将所有的食材都变着各种方法做成了人间(畜间)可口的饭菜,就连提供给狍子和鹿儿们的草料,都被他加工了一番。
林小铁现在的食材中,肉食多、蔬菜少、面食更少。对于他自身来说,偶尔会吃一两顿素菜及面食。由于几个小伙计都是肉食动物,所以在提供给它们的食物里,肉是必不可少的。
清炖,不论是野鸡肉、兔子肉、狍子肉、鹿肉或者是鱼肉,只要稍稍加一点点盐和几颗莲子就会十分美味,偶尔也会添加冬笋或者莲藕、板栗作为配菜,用山楂和大枣进行点缀。
红烧青鱼、红烧鹿肉、红烧兔肉也都尝试过。先将肉焯水,然后将陶锅架在大火上,用动物脂肪油爆锅,放入肉后快速用木铲翻动,然后加入少量开水,十几分钟后撒上点盐巴再翻动几下就可以出锅。
烧烤是最省事的方法。用竹签或者红柳树枝将食物串起,有纯肉串、纯菜串,也有肉菜混合串,一直烤到食物吱吱冒油、表面焦黄,然后点缀一点盐巴和辣椒面,吃起来外焦里嫩、满口油香。
竹筒蒸、石锅蒸、石板烧烤等,凡是能想的出来的手法,林小铁几乎都尝试过。每种方法做出来的口味都大不相同,几个伙计往往是狼吞虎咽、吃得小肚溜圆儿。
肉食动物并不需要像人类一样每日三餐,但是每一餐的摄入量都非常大。所以每一天的晚饭,林小铁都需要做大量的肉食,往往是一整头狍子或鹿,或者是五六条大青鱼再配上两只野鸡或野兔。
幸运的是他们所处的这地方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就像一个天然大肉库。
林小铁设置在动物小径上的绳套,每隔一两天都会捉到两三只猎物,有时候是大的马鹿或狍子,有时候是小的野兔或獾子。
捕鱼陷阱也是持续有收获。现在鱼池已经由一个变成了两个,每个鱼池里面都有至少几百条大鱼,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有时候林小铁也深感奇怪,这湖里的鱼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般,仿佛每天都有人往里面放养大鱼供给他享用。
由于现在气温已很低,晚上至少有零下十几摄氏度,白天也是零度以下,所以林小铁早就将之前酿造的各种酒挪到了庇护所中。由于庇护所中的炉火常燃,温度总保持在十五摄氏度以上,可以让酒更好的发酵。
连续七天的大雪就是正式封山的信号。
草地上积雪至少有一米厚,即使是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积雪厚度也都有将近一米,树冠上也是厚厚的一层,经常会有大雪压断树枝发出的“嘎巴~~扑簌扑簌”的声音。
在下雪第五天的晚上,积雪有两尺多厚的时候,林小铁到营地外面做了一个雪窝,学着贝爷去挑战雪山的样子,在雪窝里体验了一晚上。他的条件比贝爷也好的多:将熊皮铺在雪窝里,又在烧起了一大堆篝火,下面还垫了不少的干草,但仍然没坚持超过三个小时就又跑回了庇护所里。
只能发出唯一的感叹:太tm的冷了!
现在还只是刚刚入冬一个月,如果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林小铁一个人跑到荒野上,那非得冻死不可!体感温度比想象中的还要低很多。虽然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裹着熊皮再点燃篝火,但是身体四周的积雪还是不断将热量抢走。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任何对抗都是那样的渺小。